三国之召唤系统,开局吊打吕布(圣人云人生都是浮云)_第108章 刘政月下追徐庶(1 / 2)_三国之召唤系统,开局吊打吕布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08章 刘政月下追徐庶(1 / 2)

等刘政悠悠转醒时,阳光已然洒满房间,他揉了揉眼睛,意识到此刻已至次日清晨。顾不上身体的疲惫,刘政心中挂念着仍卧病在床的秦良玉,于是匆匆赶往她所在之处探望。

  甫一进门,刘政便见秦良玉欲强撑起身向自己施礼,身旁的花木兰眼疾手快,赶紧伸手牢牢将其按住,柔声责备道:"您这身子尚未痊愈,如何能行此大礼?少主岂会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刘政见此情形,赶忙跨步上前劝阻道:"秦将军快快躺下歇息,保重身体要紧。此番战役全赖将军奋勇杀敌,力保城池不失,实乃头功一件。待吾等班师回朝抵达徐州后,必定奏明圣上,为将军请功封赏!"

  面对刘政的赞誉,秦良玉却显得云淡风轻,似乎对功名富贵毫不萦心。她反而急切地注视着刘政,开口询问:"少主,徐元直人现在何处?若非此人临阵献策,我军恐难以抵挡敌军猛攻,更无法拖延刘表大军如此之久啊。"

  话音未落,刘政脸色骤变,满脸惊愕地凝视着秦良玉,声音略微颤抖地反问:"徐元直?莫非是徐庶徐先生?"

  秦良玉见状,不禁心生疑惑,微微侧过头来,好奇地问:"少主莫非认得这位徐元直不成?"

  然而此时此刻,刘政早已心不在焉,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谷口那位身着布衣的神秘身影。难道那人真的是传说中的徐庶?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刘政心中愈发肯定。

  "我虽不识得此人,但对其大名早有耳闻。传言他智谋过人,通天彻地,才华丝毫不亚于贾诩、陈宫等谋士。只可惜,此次出征皖县,他似乎并未与我们一同前行。"  刘政不禁叹息一声,难道就这样白白错过了如此大才吗?莫非是自己态度过于轻慢,惹恼了他,所以他才愤然离去?

  "少主不必忧心,还是尽快派人探寻他的下落要紧。属下身体并无大碍,有木兰在此照料足矣。"  秦良玉一脸焦灼地说道。毕竟,徐庶的才能有目共睹,如果能得到他的辅佐,必定如虎添翼,有望一举击溃刘表大军,将他们赶出淮南之地。

  闻言,刘政也是连忙去询问秦良玉账中的士卒,毕竟,他们当时是跟徐庶在一起的。

  很快,刘政通过询问这些士卒了解到,徐庶竟然已经独自一人踏上前往舒县之路。

  得到这个重要信息后,刘政毫不迟疑,立刻向军营索取一匹骏马,如疾风般疾驰向舒县方向。

  然而,由于并不清楚徐庶具体选择了哪条路线前行,刘政只能依靠碰运气希望能找到正确路径。

  连续数日不分昼夜地奔驰,期间甚至更换了多匹马匹以保持速度,同时还派遣手下精锐的锦衣卫沿途探寻线索,但徐庶着装朴素平凡,与普通百姓毫无二致,这给追踪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不过幸运的是,徐庶腰间斜跨着的那把佩剑成为其最显着的标志之一。凭借这个关键特征,刘政终于成功追寻到徐庶的行踪,并在一个深夜悄然跟上。

  时光荏苒,经过漫长等待和不懈努力,在距离舒县南部约三十里处,一家小小的茶馆出现在眼前。而令人惊喜万分的是,徐庶此时正安然自若地坐在茶馆内品茶尝饼。

  “也不知秦将军与刘皇叔可还安好?此番我已竭尽所能,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徐庶喃喃自语,此番他之所以献计帮助刘备,到底还是因为刘备的仁义之名远扬,若刘备身死,徐州只怕是又要陷入永无止尽的战乱之中了。

  为了解救疾苦的徐州百姓,徐庶此番做法乃是大义之举,至于加入刘备的麾下,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因为,如今刘备的潜力的确很大,并且文武双全,声势浩大,并且如今还是创业初期,急需人才。

  但是,徐庶也不清楚自己若是加入了刘备,能不能得到重视,所以他才想先观望一番,这才不告而别。

  而且,主要是徐州如今已经有了陈宫贾诩,这二人的才能,其实与他也差不了多少,虽说各有各的长处吧,但其实刘备一方如今并不缺乏谋士。

  甚至可以说,刘政本人便是个足智多谋、擅长谋划策略之人。

  正当徐庶仍沉浸于思考之中时,一阵清朗豪爽的笑声突然从他身后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呵呵,元直先生怎么不辞而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