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景如婳(慕色渐近离时已至)_第22章 请吃南北席(2 / 2)_世景如婳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2章 请吃南北席(2 / 2)

  又起一个油锅,加入辣椒生姜花椒碎,炒香油锅,浇在酸菜鱼的大盆里,一股鲜香酸爽的味道扑面而来,再把剩下的酸菜和葱段撒上去。

  一桌席面,做完了。

  下工的时间也到了。

  孙书记这次一到点就从办公室出来了,张红军和胡建军带着王凯旋和郑国庆也搬着两张大圆桌和几张凳子过来了。

  桌子是大队长家的,凳子是知青院的,哪家也没有知青院人多不是。

  大队长和大队长媳妇以及张红军,村支书和叶青青,管仓库的周红花婶子,知青院的胡建军、王凯旋、郑国庆、毛薇,男女分桌。

  四个南北大菜,三个热菜小炒,三个凉菜,都是往大了做的,那量是足足的。

  二米饭蒸了一大盆,等人上桌之后,我又在灶上蒸了一锅的馒头窝窝头,绝对让每个人吃的饱饱的,满嘴流油的回去。

  我也没忘了,每个菜装点出来放在老赵叔那只专属的木碗里。

  等大伙儿开吃一会之后,老赵叔一如即让的拉着牛车来了村委,乍一下看见院子里这么多人,他吓得都不敢进门了。

  大队长和孙书记坐主位,大队长眼尖,看见了老赵叔,大声说道:“老赵?你怎么来了?”说完他自己先顿了顿。

  村里人大都知道老赵叔这段时间都在我这吃,对着村委里的人当然没人说啥,但是经常有人故意问老赵叔平时在这我都给他吃了啥,老赵叔一开始会傻笑的说:“肉,好吃,肉,好吃。”

  后来别人问他,他也不做声,还是到点就过来吃,但因为我没有东西让他去市里拿,他也不进城了,没去刘老爷子那里吃,我就每天早上多给他带几个窝头馒头的,让他就在城外吃。

  随着天越来越冷,我也担心他在城外会冷,但也不敢给他带汤水,撒了倒是小事,要是不小心撒在别人身上,或是他自己想办法加热的时候没弄好,受伤了才麻烦。

  最近我想让他早上去一趟市里再回来吃饭,吃了饭再去一趟,反正现在农忙结束,许多人家已经不是全家上工了,很多人不是去市里收购点用农副产品换点钱票,就是去打零工打散工,而农忙的时候放农忙假的学生也要去念书了。

  松江公社离市里很近,所以除了永常村有个村小学之外,其他人家想读书,都要去市里。

  去市里的人多了,牛车只跑一趟,容易坐不下,其他村的牛车也有会多跑几趟的,但老赵叔这情况,他几十年都这么跑的,也没人跟他说,也就他自己这么跑一趟。

  多跑一趟回来吃饭这事儿,还是要麻烦大队长和村支书把这事儿宣传下,让村里人都知道知道,所以我还没跟老赵叔说。

  正好大队长和村支书都在,我赶紧把老赵叔叫进来,把留给他的碗给他,又从灶房里拿了几个馒头窝头给他,让他自己坐在专属的板凳上吃,才跑到大队长和村支书那桌,把我想让老赵叔中午能回来吃口热乎的这事儿说了。

  大队长想了想,喝了口他自带的米酒,才问道:“小陆知青,老赵这情况,你这么养着他,图个啥?”

  我一愣,莫名说道:“不图啥呀。”说完,我反应过来,接着说:“大队长,我真不图啥,我下乡插队,是为了报效国家,建设农村。我因为年纪小,学历还行,您关照我,让我给孙书记做秘书,我日子过得不差。赵叔是个好人,这些年给村里做了不少贡献,即使现在这样,他也在尽自己的努力给村里人创造价值,我听说赵大哥是军人,赵二哥也是纯孝友爱的人,他们出了意外不知道现在在什么地方。我在我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照顾一下这位老人,我是省下自己的口粮给赵叔吃的,并没有什么所图,没有抱着占任何人便宜的想法,更没有把赵叔当成刷名声的事情。”

  张淑英主任也赶紧冲出来,抱着我就说:“大队长,我作证,小陆知青说的都是真的,她确实是省自己的口粮给老赵吃的。”她向四周看看,看向在场的人,含着泪说道:“小陆知青一顿饭只吃二两,连个碗底都没有,老赵在这里是吃了些肉,也就是腌菜肉末里的那些,白面也没沾过,每次都是吃的二合面的馒头窝头。”

  我有些懵,我一个浙城小姑娘,一顿饭二两,其实不算少了。但看了看在坐的各位,北方的大男人不说,就是几个女的,也是北方人,那一个个的大缸子,满满一碗二米饭配菜吃,待会还要给上包子馒头窝头,然后我还准备了两斤面,等着晚点最后没吃饱的再给他们煮。

  倒是胡建军、王凯旋、郑国庆还有孙书记都是南方人,他们虽然吃的也不少,但听到我吃二两的时候,也没太大反应。

  都是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胡建军和王凯旋还戏精附体的抹抹眼泪,把郑国庆看的一脸尴尬。

  孙书记放下筷子,沉声说道:“大队长,小张说的,确实是真的,我也劝了小陆,也不是不够吃,不行把我发的白面拿去换了二合面吧,她每次嘴上应了,下次吃还是吃那么少。我也不好多管这事儿,今天说到这了,大队长你也表个态吧,不能让这孩子吃了亏受了罪,还给人说了。”

  孙书记一句话,把大队长给架着了。

  我有心说几句,却被张淑英主任用力按了按手臂。

  大队长沉默着摸出烟斗,砸吧几下嘴,才说道:“老赵这些年为村里养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事就是公社甚至市领导那边都是知道的,咱们村的牛,一直是出了名的优秀,就是说都是老赵的功劳也不为过。这些年,村里也不是不想关照老赵的,只是老赵这样的情况,谁家也负担不起。这今年老赵过得什么日子,咱们都是知道的,他连火都不会生,每日里谁家给了他点啥他就吃点啥,或是赶牛车赚了点钱去买点吃的。工分的那点粮,我也是换成窝头馒头饼子给他,那也是我媳妇儿自己做的。真要说起来,老赵的工分,完全够他自己吃的。既然现在小陆知青愿意照顾老赵,咱们也不能让人个孩子省自己的口粮出来,我做主,以后老赵的粮食,以后都给小陆知青收着。”

  大队长转头看向我,说道:“小陆知青,老赵以后就跟你吃,分粮之前这三个月,我做主,从村里存粮里拨八十斤杂粮补贴。这几个月,你受累委屈,让老赵有口吃的。等分粮之后,老赵也是拿八个工分的,够够的了。”

  我正要答应,却听见碗掉地上的声音,回头一看,老赵叔嘴里塞的满满的,胡子上都油汪汪的,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地上掉的是他的木碗。

  还好是木头的,没有摔坏。

  我赶紧跑过去,问他:“赵叔,你哭什么?你不想跟着我吃吗?”

  听我这么问,赵叔停下哭声,一边吞着嘴里的食物,一边摇头,嘴里似乎想说什么,但是一直听不清,半晌他吃完东西,才勉强听见赵叔说:“闺女···吃,叔···不吃,闺女···好。”

  本来其实我没什么感觉的,本来就是说些不是谎话的话语,想让老赵叔名正言顺跟我吃,谁知道老赵叔这么说。

  一瞬间我的眼泪也冒出来了。

  我赶紧哄老赵叔:“赵叔,没事,现在有粮了,村里补贴你的,咱们都不会饿了,够吃的。”

  一时间,所有人都有些食不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