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景如婳(慕色渐近离时已至)_第131章 红梅和沈听川3婚事(1 / 2)_世景如婳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31章 红梅和沈听川3婚事(1 / 2)

沈听川追求红梅这件事,我虽然没有明确地表示反对,但也并没有给予肯定或支持。然而,没过多久,红梅竟然主动找到了我。

  她那张娇俏的脸蛋泛着羞涩的红晕,微微低垂着头,静静地坐在我身旁。然后,她轻声细语地对我说道:“陆姐姐,沈二哥昨晚跟我说,他希望以结婚为目标来追求我,期望我能够答应他。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

  红梅的声音如同蚊蝇般细微,充满了不安和犹豫。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不时偷瞄一下我的反应,似乎在期待着我给出一个答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我为红梅感到高兴,毕竟有人真心喜欢她并且愿意与她共度未来;另一方面,我又担心她会受到伤害或者做出错误的决定。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和温和:“红梅啊,这可是一件大事!不过感情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心意。如果你对沈听川也有同样的感觉,觉得可以和他一起走下去,那么不妨试着接受他的追求吧。但同时也要记得保护好自己,不要轻易被爱情冲昏头脑。当然,如果你还需要时间去思考、去了解彼此,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可不能草率行事。”

  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红梅那张娇艳欲滴的面庞,紧紧拉住她白皙柔嫩的小手,柔声细语道:“红梅啊,陆姐姐我,自从第一眼见到你时,便打心眼里头喜欢得紧!这一点,想必你也是知晓的吧?沈听川嘛,他可是我丈夫的好兄弟,也勉强能算作是与我自幼相识、两小无猜的玩伴。对于他这个人,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实话告诉你,最初听闻此事时,其实我内心并不太情愿让他来追求你。然而,沈大哥却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如果沈听川胆敢对你不好,他一定会毫不留情地打断沈听川的双腿!正因如此,我这才答应了他对你展开追求。”

  红梅闻听此言,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但我阻止了她的言语,深吸一口气,然后沉稳地开口:“沈家有一些内情,按理来说,这些事情应该由沈听川来告诉你。然而,既然你今天来找我,我想,作为从江北村走出的姑娘,作为你的陆姐姐,同时也是沈家的长媳主母,沈听川的大嫂,我有责任和义务来亲自向你说明。希望你能够多加权衡,深思熟虑。”

  我拉过红梅的手,让她在桌边坐下,然后向她描述了沈家的实际情况。沈家,并不是外界所看到的那般风光无限、家世显赫。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沈家还背负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过去,家世背景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清白。再加上沈家夫妇常常令人不省心,沈听云都还在浙城为沈家夫妇赎罪。

  在叙述中,我有所保留,因为有些事情确实不便多说,说得太透可能会给红梅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扰。而且,红梅只是一个出身清白的普通小姑娘,有些事情她可能难以理解。但她是个聪明的姑娘,我只需稍作点拨,她便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在讲述完沈家的情况后,我看着红梅沉思的表情,知道她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何况沈家的具体状况和如今在外的声誉,张红军大哥很可能早就了如指掌。他既然没有出面阻止沈听川积极追求红梅,大概也是在心里默许了这段情缘的发展。

  再来说说沈家的家庭背景。沈家是个大家族,家中兄弟众多,情况颇为复杂。除了那对总是让人不省心的沈家夫妇——他们似乎总是有能力在不经意间给子女们带来麻烦,沈家原本有八个兄弟,其中,沈听澜因为某些原因被送走,且已被沈听景从家族中除名,现在已不再是沈家的一员。

  至于其他七个兄弟,沈听景作为家中的决策者,已经为他们各自安排了未来的道路。这并不是说沈听景有所偏心,而是出于对家族整体利益的考虑。特别是在七个兄弟中,沈听川的情况最为特殊。他在乡下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这是其他兄弟所没有经历的。因此,沈听景在安排兄弟们的未来时,对沈听川有所区别对待,也是出于对他特殊情况的理解和关照。在沈听景看来,让沈听川有机会追求自己的幸福,或许是对他最好的疗愈方式。

  沈听川在沈家的地位颇为特殊。他是沈听景之后,沈家夫妇迎来的第一个儿子。尽管在家族排行中是次子,但由于沈听景一出生就被沈老夫人收养,沈听川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沈家夫妇心中的“长子”。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让人很难揣测潘容锦当时以及这些年,甚至直到现在,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感受。

  不过,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从小到大,沈家夫妇对沈听川的偏爱一直十分明显。这种偏爱究竟源于深厚的父母之爱,还是其他复杂的心理因素,我作为旁观者不便过多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沈听川在沈家一直享受着与沈听景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优渥的待遇。

  沈听景作为沈老夫人亲自选中的嫡亲孙儿,自然拥有着老夫人所提供的丰富资源。而沈家夫妇,虽然他们的资源无法与沈老夫人相提并论,但也竭尽所能确保沈听川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不输于沈听景。简而言之,沈听景有的,沈听川也必须有。这种微妙的平衡与竞争,构成了沈家内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沈老夫人为沈听景请了位德艺双馨才华出众的老师,沈家夫妇必定也要找一位名声斐然的老师上门。

  沈老夫人给沈听景安排了的游学,沈家夫妇也要为沈听川安排一场旅游。

  沈老夫人给沈听川定下了出生浙城陆家的我作为未婚妻,沈家夫妇也为沈听川说了湖广地区一位千金做未婚妻。

  沈听川的人生仿佛就是沈听景的影子,他始终跟随着沈听景的脚步,亦步亦趋。每当沈听景向前迈进,无论他走了多高、多远,沈听川总是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仿佛是他的忠实追随者。这种追随,既是兄弟间的默契,也透露出沈听川内心深处对于沈听景的敬仰与依赖。

  沈听景的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他的成长之路虽然也充满了挑战与困难,但每一次跌倒后,他都能重新站起来,养好伤后走得更加稳健。这种坚韧与毅力,使得沈听景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了家族的骄傲。

  然而,与沈听景不同,沈听川的命运却显得坎坷许多。他曾经也是风流倜傥、意气风发的沈二公子,但下乡的那几年,他仿佛被打断了脊梁,四肢也受到了重创。即使后来勉强养好了身体,他也再也不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那段经历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不仅摧毁了他的身体,更摧毁了他的意志和精神。

  可以说,沈听川是沈家夫妇最深爱的孩子,但他们给予他的爱却无意中成了最深的伤害。他们对沈听川的过度保护和溺爱,让他在面对下乡的艰苦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沈听川的人生,就这样废在了沈家夫妇的手中,也废在了那段下乡的岁月里。他的经历,让人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沈听川的复杂情况,我曾经广泛查阅过各种资料,甚至向我的母亲寻求过建议。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沈听川而言,最理想的方式或许就是让他继续留在沈听景的庇护之下。

  沈听川与沈听景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兄弟情谊。从小,沈听川就是跟在沈听景身后的那个小弟,从蹒跚学步到逐渐独立行走,他的眼里、心里始终都在追寻着沈听景的步伐。这种深厚的依赖和信任,使得沈听景在沈听川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兄长,更是一个精神的指引者和榜样。

  当沈听川和沈听景一起经历挫折,跌落尘埃的时候,沈听川虽然一时爬不起来,但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同样被打倒的沈听景重新站起来,以更加稳健、更加迅速的步伐继续前行,继续攀登。这一幕对沈听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转变。沈听景的坚韧和毅力,成为了沈听川精神上的重要支柱。

  因此,让沈听川继续留在沈听景的羽翼底下,似乎是最符合他目前情况的选择。在沈听景的引领下,沈听川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重新找回那份失去的自信和力量。而沈听景的每一次成功,也会成为激励沈听川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样的安排,或许能让沈听川逐渐走出阴霾,重拾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因此,沈听景选择将沈听川留在沈家,赋予他管理家族的重任。沈听川不负所望,将沈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家族内部事务还是对外交往,他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赢得了沈听景的深厚信任。

  然而,沈听景深知,沈听川的才华远不止于此。他不希望沈听川仅仅局限于管家的角色,而是期望他能逐渐重塑自我,找回曾经的自信和风采。这个重塑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是缓慢而枯燥的。为了让沈听川重新融入社会,建立正常的社交圈子,沈听景决定先为他找一份工作,让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从而逐步找回生活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