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信0息)_第101章 整体效果大打折扣(1 / 2)_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01章 整体效果大打折扣(1 / 2)

但李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若袁绍选择坚守不攻,全力加强城堡防线时,又该如何应对?因此提升全军披甲率,是他在平原对抗上保持优势的关键。

  然而身穿盔甲攻城则会严重影响行动速度,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如果李瑜真想消灭袁绍,他必须重新设计若干攻城器械,降低伤亡,提升胜利的可能性。

  心中想着这一点,李瑜低声说道。

  “在这个时代,攻城器械实在太原始了,基本只有云梯一类,仍需要前线士兵冲锋陷阵,否则几乎无法攻克城池!”

  “总不能让身穿甲胄的士兵爬上自行攻城机吧?”

  最好的工程工具无疑仍是大炮,但他现在时间紧迫,恐怕无法从头研发,只可能找到一个简化的替代品。

  在受限于时代的科技水平,李瑜造大炮几乎不现实,他只能寻找一种更简单却有效的方案——投石车。

  这项工具的技术难度不算高,设计也比较基础,所用材料在这个年代完全能达到。

  只要他绘制设计图纸,让工匠制作,经过威力测试并适当调整后,就能大大降低今后攻城造成的人员损失,对他来说是益事。

  “就这样决定了!”

  “我现在要着手画个攻城车的图纸!”

  李瑜冷冷地蹙了蹙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专心绘制。

  他对攻城车并无亲眼见过,但其原理并不复杂,借助力的作用原理,李瑜快速描绘出一张简单的设计图。

  但李瑜并不清楚它的实际效果,必须由工匠制造出来检验。

  他完成图纸后便找到所有的工匠,冷冰冰地交代:

  “这是我最新的攻城设备,尽快按图完成,不可怠慢。

  记住,所有零部件尺寸必须精准与图纸上的匹配。

  若有人捣鬼,别怪我不讲情面!”

  工人们连忙依李瑜的要求着手工作。

  三天过去,他们终于完成了李瑜所需。

  当大家看着高达五米的大器械疑惑时,不解这东西有何用途。

  “李先生,这是何物,有何用途?怎么看都觉得古怪。”

  有人问道,似乎不太看好。

  “从装置来看,像是用于投掷石头,有用吗?先生您先前发明连弩岂不是更强?”

  “算了吧,我们也不了解你的意图,赶紧交付吧,听李先生您做决策。”

  工匠们急忙喊来李瑜,但看到他们制作的东西,李瑜轻皱了一下眉头。

  虽然和预想差不多,但究竟威力如何还需要验证是否能有所改进。

  “好,立刻把这件东西搬离城墙。”

  “送去南门的那座石山下。”

  设备被搬运至城南小石山边。

  “接下来怎么办,李先生?”

  众人望着远方石山问道。

  “现在赶快去挖掘些石头来,大致与这张网兜尺寸相当就可以,不需要太大,但也不要太小!”

  “完成后将它们放上网兜,除非我发出命令,否则不准发射!”

  众人依照李瑜的指示行事,挖出了不少形状各异、大小适中的石头。

  尽管石头不规则,并非完美的几何形状,李瑜关注的只在于威力评估,因此这些缺陷并未带来太大的影响。

  挖掘好石头后,李瑜指着远方的树林,冰冷地说。

  “发射!”

  大家紧盯着远处的树林,见证了一个大腿粗细的树木,竟被直接折成两截,这威力明显比一般投石器强出很多。

  要知道即便是射箭或是锐利无比的投射物,最多也是嵌入大树之中。

  然而,李瑜的装置却足以摧毁一棵完整的树,其力量简直惊人。

  “李先生,您设计的东西威力简直无敌呀!若用这工具来攻打城池,定然称得上是至强神器!”

  “是啊,普通的城墙,特别是那些用土堆砌的,绝对会被砸穿!”

  在现今的中原地区,除去大城市和军事要塞外,多数的城镇多是简陋的土墙构成,防御能力薄弱。

  而李瑜发明的武器拥有这般强大的破坏力,在攻城方面显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面临众人的赞誉,李瑜没有过多言语,而是走到之前倒下的那棵榆木前,望着那断裂的枝干,他略微拧眉。

  “还是力度不够啊!”

  听到这话,众人都感到惊讶,这么强大的攻击力还不够?连这坚韧的木桩都能击断,岂不足以证明威力?

  有人提出:“老师傅,现在这力量已经足够了吗?”

  在他们眼里,这套装备已经足够惊人,但仍难以满足李瑜更高的标准。

  他们想知道什么程度的威力才算是符合期待?

  “如果你们认为火力还不够,那该如何改进呢?”

  ”

  “103

  李瑜挥挥手,他并非低估它的能力,而是觉察此装备初次打造还有提升的空间。

  因此决定亲自负责接下来的优化工作。

  “装备的改进就不要你们费心了,我自己会料理。

  现在赶快给我采集更多的圆润石头!”

  收到指令,众人立即执行。

  李瑜回房继续调整他的设计图。

  通过力学原理的再计算,他对装备进行了一番改良和提升。

  新设计的图纸完成,工匠们按照他的吩咐着手制作。

  “这是一套新的设计方案!”

  “按照它打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