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游戏搞科学[六零+无限](报春鸟)_56、二合一(昨天&今天)(2 / 2)_我靠游戏搞科学[六零+无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56、二合一(昨天&今天)(2 / 2)

捡到宝的钱老迫不及待要指导唐强,被韩东楼拦住了。

“哎,钱老,您的身体需要好好休息。”

医生在医院里绝对是权威,他都发话了就是钱老表面上也得听,偷偷给唐强挤了下眼睛,两人心领神会地笑了。

一个老小孩,一个熊孩子。

韩东楼有些心累,交代护士长多巡查这间病房,坚决不能让钱老过于劳累。至于唐强,他则交代护士长“那个是捣蛋鬼,不要太温柔要凶一些,不然镇不住。”

护士长坚决贯彻韩大夫的教诲,看见唐强嘴角下拉30度,在发现他怕打针喜欢喝甜牛奶后更是熟练掌握了一套威逼利诱的方法。

病号饭里有没有牛奶是大夫决定的,想要加热放糖就要靠她了。

为了喝一口口感和奶茶类似的甜牛奶,唐强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钱老住了几天院给唐强布置了一些画图任务就出院了,他要赶紧把菜捡到自己盘子里。

越是接触,越是发觉唐强身上惊人的天赋。他很少能够明确地看出一个学生能够成为科学家,一个绝对有非凡成就的科学家。

几乎是一返回学校,他写了封特招函盖上电机系的大印后跑到校长办公室。

“这个人如果我们错过是我们搞一辈子教育最大的损失”钱老将特招函拍到校长桌子上。

“嗯”校长扶了扶眼镜,看清上面的内容,“甘泉县中学,唐强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钱老立刻滔滔不绝起来,特别是唐强针对x光机的无线遥控器设计,他拿出了那张唐强绘制的图纸。

校长只看了几眼便说“这图画的好像不太对头,错误百出啊”

“这些错误都是小事,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设计思路。能够熟练准确画图的工程师、科学工作者好培养,精英科学家却需要非凡的天赋。他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跨时代的,我们身为高等学府的教育工作者绝对不能让他的天赋荒废掉。”

钱向阳激动地唾沫四溅,他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碰到一个超乎自己预期的可塑之才“他现在只是一个高中生日后他肯定会创造我们西北理工大学的辉煌”

终于,钱老发言完毕。

校长抹了把脸,迸溅到脸上的唾沫已经风干,抹不下来什么。他微微一笑,盖上了章子“我们不能放过一个人才”

若干天后,收到了一份西北理工大学入学通知书的甘泉县中学门岗大爷莫名其妙,还没高考呢怎么就寄来入学通知书了

他将信交给了负责高三的高老师。

“咦”打开信封,发现是封特招函,待看清人名后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失声道,“唐强被西北理工大学特招了”

哗啦,办公室的老师都围了过去,七嘴八舌问究竟。

“他不是得肺炎去西京治病去了,怎么被特招了”有老师疑惑,被大学特招,他闻所未闻,西北理工大学虽然成立不久却是从上海西迁来的重点院校,在理工一块教育水平比肩清北两所院校。

“你们先让我看完。”高老师一点也不恼,学生有出息他是最高兴的,待看完了,兴奋地对大家说,“唐强设计了个无线遥控器发明正好被西北理工大学电机系主任发现,所以被特招进了电机系”

“还能这样”老师们惊叹,同时也被打开了思路,“看来让学生死学是不够的,应该也把科学小发明引进课堂才行。”

高老师叹息一声“是啊可是谁来主持”

老师们面面相觑,他们的水平有限自己都搞不清楚发明创造如何引导学生呢

“不如等唐强回来让他开个讲座和大家说道说道”一个老师的提议很快得到大家的附和。

“对,对,唐强也没有人指导,我们先学习学习唐强的先进经验。”

唐强的肺病在韩大夫的用心治疗、护士长的仔细监督下比预计痊愈得快很多,不到一个月,他就痊愈了。

唐二哥一大早打包好行李,陪护期间他没少出门转悠,对西京已经很熟悉了。

“去甘泉县的车11点出发,还来得及吃个早饭,另外我买了几个卤蛋,路上也能吃饿不着你。”

唐二哥心里有些发愁,离开家,他意识到他弟弟都18了,学习好人聪明,可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独立。一团孩子气,以后怎么找女人结婚呀

唐强不知道他二哥心里所忧,忙说“既然不急就再等等,今天的牛奶还没来呢。”

唐二哥叹了口气,更愁了,就是他3岁的闺女都没像他小弟一样馋牛奶。

他正愁着,韩大夫领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

“你就是唐强你好,我是宋英烈,钱老的学生。”年轻人伸出手分别和唐强、唐海握了握,然后对唐强说,“钱老让我把这个给你带过来。”

他拿出一枚写着西北理工大学的校徽出来亲自别到唐强的左胸前。

“以后我就是你的学兄了。”

宋英烈热情地说。

唐强没反应过来,倒是韩大夫快人一步“强子是大学生了,了不起,王大夫还等着你什么时候把x光机的无线遥控器做出来呢。”

有钱老背书,他们自然是相信唐强设计的,只是一来唐强还是病患,二来从设计到实物肯定需要时间。

唐强仍然有些懵,他还没参加高考呢,怎么就变成大学生了不过宋英烈没有给他任何反应时间,帮忙扛起他的部分行李“走吧,你已经错过很多课了。”

“我还没回家”唐强讷讷地说。

“放暑假才能回家呢,我们的的任务是好好学习,为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再受制西方列强之手而奋斗”

宋英烈头也不回地说。

唐二哥得知自己的弟弟糊里糊涂成为大学生后欢天喜地的扛起了行李包跟着往外跑,他家也出大学生了

唐海恨不得原地跳几个蹦子。

“那个我今天的牛奶还没喝呢。”唐强手上的东西最轻却走在最后面,临出医院,他突然道。

等等,不对,他的目标不是清华大学吗

留在西京怎么和甄亚青见面呀唐强愁开了,可他也知道此时不是说事的时候,只好一步步跟上仿佛吃了大力丸的二人。

医院外面不远就是个公交车站,那里有前往西北理工大学的车次,只等了一小会儿,扬着尘土的公交车驶来。

宋英烈呸呸了两声,呸掉嘴巴里的土说“学校离市里有些远,赶过去正好去食堂吃饭。我跟你说,咱们学校食堂可不一般,是竹子搭建的大草棚,能容纳好几千人呢。竹子都是从江西运来的好竹子,上海来的能工巧搭建的,虽然四面透风冬凉夏热,不过草棚在结构力学上还是有所创新的。”

唐二哥听了就觉得苦,他家虽穷吃饭却也有个不漏雨的顶棚。本以为唐强肯定第一个叫苦,不料他家小弟却歪着头一本正经地问:“草棚的檐高多少最大跨度是多少死荷载是多少活动荷载是多少”

唐二哥张大了嘴巴,原来他还是不了解自家小弟呀

宋英烈也没想到唐强一个高中生能说出颇为专业的术语出来,惊诧了一下,旋即一一回答起来。

两人都偏科理工类,聊起来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特别是唐强,他接触的到人太少。甘泉县中学的师生顶多算是理科生,对理工一知半解。

西万尼的雪莉等人还是小学生呢,理论是有,但很少涉及到实际问题,特别是他们还有深厚的时代代沟。总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他还是头一次聊得如此投入呢。

两人在公交车上进行了一场较为深入的学术交流,站在一边旁边的唐二哥由衷的感触着他原来真的是文盲。明明小学毕业的他,大字也能写上一箩筐,可他们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

西北理工大学犹如一个大工地,老远就能听见响亮的号子声,尘土飞扬。

唐家兄弟惊叹地看着,该有多少人参与了学校的建设呀

“其实学校建得差不多了,前两年的工人比现在还要多,那时一周一栋楼呢。现在主要在建学校周围的工厂、实验室,以后我们要去里面实习。”宋英烈与有荣焉地解释着,“理工学校要是没有实验室和工厂依托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唐强连连点头,可不是,他早就想把录音机搞出来,可临到头啥材料都没有只能弄了台最简陋的收音机。

“说的对,实验室最重要了,我能不能进去看看”他睁着大眼睛望向了宋英烈。

“咳咳,这个以后再说,今天先安置下来。”宋英烈指着几人手上的行李,可不老少。

唐二哥看了一路,觉得大学的条件赶不上医院的,不过到底是大学,天然带着股文气。而且激情澎湃的气氛也感染了他,比起医院,大学条件虽苦了些,但却有种医院没有的朝气。

和宋英烈推测的一样,他们正好在午饭时间赶到,见识了一番千人用餐的大场面。唐二哥眼睛瞪得老大“我的个乖乖,恁多人吃饭要多少厨子呀”

打眼一看,他光看见了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头,可真壮观呀

唐二哥生出了留下来的想法,这里才该是他奋斗的地方,回到村里天天就见那么点人有啥意思

他将目光投向了远处正在建的建筑,他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

唐强则抬头用眼睛测量着草棚顶部构造,心里飞快地估算着它所能承受地最大荷载。工程力学是他最感兴趣的科目之一,严谨的的力学最终是对宇宙的探索,唐强通过雪莉练习册中的只言片语里了解到人类已经能够建立大火箭、空间站,走出地球

以前他觉得那些离他很遥远,在进入西北理工大学后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当下中国人已经走到了探索宇宙的路口。

和从上海迁过来的宋英烈不同,唐家兄弟对学校食堂的伙食十分适应,杂粮面条配了半个鸡蛋、香葱和香油,吃得美得很。

“再过几个月我们就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