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雨城无雪)_第155章 大明新气象(1 / 2)_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55章 大明新气象(1 / 2)

再加上各地区半脱产的修路队,少说也有五六百万之众。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堪称真理。

  不断延展的铁路和公路,将各省以及边疆落后地区紧密相连。

  一方面,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农产品得以向外运输。

  另一方面,工厂生产的工业品能够进入这些地区,从而彻底打通内循环。

  新政府还着重推行水陆空三头并进的新计划。

  其一,扩建并利用旧有水道,增加客运、货运船只。

  其二,各省省道每修通一条,国家就会拨给二十辆大型客车,以降低百姓的出行成本。

  第三项最为重要,大明成立了皇家航空公司,开通了国内航班、南洋航班和远洋航班。

  目前,各航班仅飞往大明领土和藩属国,国外航班则需别国前来申请。

  等他们的使者往返一趟,恐怕得等到明年了。

  自从身份证普及之后,国内彻底放开了人员流动,为百姓外出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外出务工人员尝到打工的甜头后,便很难再专心打理村里的那几亩田地。

  因为在外面工作一个月,就能挣到家里田地一年的亩产收益。

  而且,随着农用机械的迅速普及,农村种地不再需要众多壮劳力。

  在村干部的组织下,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夫妻外出务工,由老人照看家中田产。

  为此,还催生了在收获季专门帮忙抢收粮食的雇工。

  国内的基建和水利项目数量充足,他们未来几十年都不必担忧找不到工作。

  随着钱币改革在大明推行,新型纸币开始进入市场流通。

  为降低百姓对纸币的抵触情绪,国家的宣传机器全面启动,大力推广纸币。

  广播和报纸每天都在介绍新币所采用的各种黑科技,以及上面的几种防伪标识。

  然后,从皇帝到总理,从海外封疆大吏到一众刚刚升职的新官员,纷纷公开将自己的钱财存入银行或换成纸币。

  其中最夸张的当属郑芝龙,一次性存入皇家银行  6000  万元,一跃成为大明首富。

  其实,国内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豪商巨贾,几代传承下来,身家并不比郑芝龙逊色。

  然而,窖藏的金银对他们而言就是命根子,怎会轻易将身家性命交给官府?

  正因如此,郑芝龙一直霸榜十几天。

  朱逢春得知此事后给赵刚出主意,认为可以给全力支持新政的商人一定的物质奖励。

  比如存款超过  100  万的奖励一部黑白屏手机,款式与郑森所用的相同,只能接打电话和发短信。

  存款超过  1000  万的奖励一部彩屏手机,增加了计算器和收音机功能。

  存款超过  5000  万的奖励一部初代智能机,具备拍照和录像功能,尽管像素和画质在朱逢春看来低得令人咋舌。

  这款手机还能在专用浏览器里上网、听歌、查看新闻,与早期的诺基亚相差无几。

  第二天,报纸便登出了这几款手机,并提示大家数量有限,赠送活动限时三天。

  银行的职员觉得非常突然,大家好像都在疯狂往这里挤。

  皇家银行的大门险些被商人们挤破。

  当天,电信部就新开通了一万三千多个账户。

  那些商人在营业厅,将官府的号码统统抄录下来。

  开玩笑呢?这可是千里传音!

  在神话传说中才有的宝贝。

  行商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信息,是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