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雁归来(江小雨)_第20章 迷雾漫遮眼(1 / 2)_风雨雁归来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0章 迷雾漫遮眼(1 / 2)

风雨雁归来 江小雨 2790 字 14天前

汴京新修的宫殿虽然朴素低调,但临近新年,也是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目所能及之处皆焕然一新。

  皇上低调了这么多年,也是想借着戎狄投降后的第一个春节好好操办一下,在民间多搞几场灯会、年会,让百姓们乐呵乐呵,也能向戎狄彰显一下大国风范。

  但还有一件事,是皇上一直在担忧的,那便是失窃的细作花名册——他至今还没有查出到底是谁偷走了这本名册,他身边的奸细到底是不是和戎狄有什么密谋。

  还有朱思淼,他被女刺客绑架那晚,曾说自己是为了荣华富贵冒充了小鸥,一路暗中追踪的秦川听得一清二楚。可他真的只是为了泼天的富贵吗?

  看似风平浪静、热闹繁华的汴京城,到底还暗藏着多少危机,皇上自己都不知道。

  直到这晚,皇后省亲回来,给他带来了贺怀君的亲笔信。

  “这是国舅所写?”

  皇上心中有些小小吃惊。说起贺怀君,他多少有些愧疚。

  几年前,他刚被选为皇位继承人时,王贤并没有昭告天下,就是怕他再像燕王那样,被埋伏在朝臣中的奸细害死。王贤只告诉他,自己会为他扫平所有障碍,扶他坐上龙椅。

  那时还是临川郡王的他,听说王贤把自己唯一的孩子王真送去了塞北,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去做什么,但是他知道那里一定很危险。王妃贺知君明白他内心深感不安,眼看着这么多人为自己铺路,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于是贺知君跟兄长贺怀君商量了一下,由贺怀君请命去塞北,辅助王真。这样也好显得他们临川郡王府出了一份力,不能光让王贤一个人牺牲。

  王贤倒是答应了,但是临川郡王却更愧疚了,他觉得他现在既对不起王贤,也对不起贺家。

  如今,他已登基称帝三年,王贤也已过世,可王贤并没有告诉他王真与贺怀君的下落,他们更不知道贺怀君已秘密在汴京潜伏多时。

  皇上打开贺怀君的亲笔信,那是写在一张绢布上的,绢布上还有一圈粗糙的线头。贺知君省亲的那件常服是贺家进贡的,制好后一直在府中珍藏着,贺知君猜想,兄长贺怀君可能是偷偷潜回了贺府,把绢布缝到了她的凤袍里。

  他定是遇到了什么事,不敢轻易现身。

  结果,皇上和皇后都没想到,贺怀君送来的消息竟是关于失窃的细作花名册。

  贺怀君说,花名册已被送往塞北,皇上身边必然有戎狄的细作,如今这本花名册已经被王真设法拦截下,但王真也会因此暴露。现在王真正在赶赴汴京的路上,为了防止戎狄发现后追上来,他不敢走大路,只带着几个心腹在山间小路里前行。此外,朱思淼身份有假,据山鬼所报,真正的小鸥已经牺牲。

  皇上没有想到,贺怀君在王贤病逝前就偷偷潜回,见过了王贤,但却一直没有以真面目示人,始终藏在暗处。

  如今,皇上身边危机四伏,明着有朱思淼,暗里还有盗窃花名册的那位。贺怀君说,王真暴露后,他也就跟着一起暴露了,他们在塞北盘踞多年,很多戎狄人都见过他们。贺怀君担心汴京埋伏的戎狄细作会认出他,所以一直不敢公然现身。

  他此番来信,也是让皇上务必小心谨慎行事,提防身边人,千万不要在除夕国宴上出什么事。

  得了贺怀君的书信,皇上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细作花名册被王真截住了,他也终于又有了贺怀君、山鬼等卧底的消息。忧的是他一直以来的猜测得到了证实,他的身边埋伏着戎狄人,朱思淼也极有可能就是戎狄的奸细。

  想到王贤已逝,而自己身边又危机重重,年轻的皇帝忍不住担忧起来。贺怀君在信中甚至都没有提山鬼到底是谁,想来也是怕这封信落入奸细手中,害山鬼暴露,山鬼如今肯定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贺知君明白皇上在想什么,他自登基以来一直都惶恐地坐在龙椅上,他担心自己德不配位,担心自己不能力挽狂澜,更担心自己辜负王贤和百姓的厚望。

  他怕的不是被身边埋伏的奸细杀死,而是怕自己死了以后又导致大周陷入一片混乱,使戎狄卷土重来。他不肯让好不容易夺回的江山再次落入贼人手中。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至今埋伏在暗中的勇士们不得现身,他还等着有朝一日为他们正名,为他们书写功绩。

  “皇后……”

  皇上握住贺知君的手,悲切地说:

  “你告诉朕,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为什么朕严防死守,还是会有奸细被送到朕的身边,到底是谁,到底会是谁呢?朕把花名册藏在匾额后,只有朕一个人知道,怎么会失窃呢?”

  贺知君明白,皇上急于重整山河,却不幸又遭到戎狄的“痛击”,他现在可谓又急又恼。贺知君是了解自己的丈夫的,在被选为继承人之前,他只是一个富贵闲人,吟诗作赋,提笼架鸟,有时还会带着她泛舟湖上,莲间嬉戏。

  他从未把家国大任担在肩上,他只是一个不受重视也没有人关注的皇室宗亲。

  就是因为太过人微言轻,所以连戎狄人也没有关注到他,由他来当皇位继承人是最稳妥的。

  就这样,一纸密诏把临川郡王调来了汴京,他们在汴京被保护得很好,所有朝务大事都由王贤和几位老臣操持,王贤在时局最乱的时候帮他扛下了所有,还背上了把持朝政的骂名。

  那时,没有人知道新的皇位继承人已经进入汴京,连戎狄都以为大周彻底完了,只剩一群老臣还在这硬撑着。直到战事迎来转机,埋伏在大周朝臣中的奸细被揪出,局势好转之际,王贤才忽然昭告天下,请临川郡王登基称帝。

  扶上马,送一程。王贤在他登基后又辅佐了他三年,直至戎狄彻底宣告投降,这位为大周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国之重臣终于倒下了。

  王贤的病逝给了新帝沉重的打击,而名册的失窃更是雪上加霜,让新帝一蹶不振。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他配不上王贤这样的良相,更配不上在边塞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他甚至一度生出退位的念头。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已经千疮百孔的大周再经不起任何重创了。

  贺知君紧紧地握着丈夫的手,安抚道:

  “陛下,臣妾会一直陪伴在您身边的,您不是一个人在扛着这些压力。欲戴皇冠,先承其重,您的皇冠很重,臣妾的凤冠也很重,你我夫妇一体,臣妾一定会想办法帮您揪出身边的奸细!”

  皇上与皇后是少年夫妻,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国舅贺怀君在塞北蛰伏多年,如今又负重前行,有家不敢回。皇上心中本已十分内疚,听到皇后这样说,愈发羞愧难当。

  他要让自己振作起来,立刻马上。

  “对,我们要自己找出奸细!朕一定不能倒下,朕不会!朕必须活着,朕要让戎狄人睁开眼睛看着我大周是怎么一点点爬起来的!”

  从现在起,他要认认真真复盘着王贤去世后的所有细节。从王贤把花名册交给他开始,再到花名册失窃,这一天一夜的时间到底还有哪些人可能拿到花名册。尤其是他把花名册藏在匾额后面的时候,明明在场的只有他一个人,到底是谁看到了花名册在匾额后?

  难不成全凭猜测碰运气吗?

  ……

  就在皇上苦思冥想之时,在朱府里休养的朱思淼也在苦思冥想。

  皇上虽然已经不帮他找那个女刺客和她的同伙了,但是他一直暗暗派自己的人在城中以及附近郡县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