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雁归来(江小雨)_第43章 一墙分两端(1 / 2)_风雨雁归来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3章 一墙分两端(1 / 2)

风雨雁归来 江小雨 2152 字 14天前

惊蛰前一日,福康面馆总算是正式开张了,门头上挂了红绸,大大的招幌被挂在一根竹竿上,迎风飘飞着,唐家甚至还请了一班吹笙、吹唢呐的鼓乐班子,热热闹闹地奏起了乐,引了不少百姓前来围观。

  临近午时,热腾腾的面就出锅了,有人喜欢第一个尝鲜,迫不及待地当第一批食客,也有人持观望的态度,等着问问这味道如何,再考虑要不要来吃。

  福康面馆的面倒是种类丰富,按干湿来分,有汤面和拌面;按粗细来分,又有宽面和细面。每样面的配菜也都有很多种类,有清淡养生的,也有浓油赤酱的,让人可以随意挑选。

  新店开业,福康面馆的店小二十分热情地提了个食盒来找曹静和,笑着说:

  “我们七小姐说了,她与娘子有缘,小店新开张,日后还得多靠娘子帮我们推荐些食客。今儿个七小姐请您吃面,您先尝尝鲜,帮我们品品这味道如何,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曹静和大大方方地接过食盒,又让蘅娘给小七装了一盒米糕,作为回礼。那面是两碗,显然是给唐玉也装了一碗,曹静和便拎着食盒去了后院。

  “快来尝尝你热心肠的妹妹送的面!”

  曹静和将食盒放到圆桌上,从中取出小七给准备好的两双新筷子,唐玉挽起衣袖,冲曹静和说:

  “我来端,小心烫。”

  说完,他从曹静和身后绕到食盒跟前,伸手端出了两碗汤面,面是刚盛好的,还冒着热气,闻起来就很香。他的目光不经意间瞥到小七送来的那两双木筷子,筷子的造型很独特,粗的那一头是镂花设计,十分精美,竟不像是寻常面馆会准备的筷子。

  曹静和并没有想那么多,她坐到绣墩上,拿起筷子轻轻搅了搅面汤,笑着说:

  “哇!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唐玉也伸手拿起筷子,愈发觉得那筷子上的镂花变得眼熟起来,他又垂眸看向那碗面。面是很细很细的手擀面,这非常考验厨子和面的柔韧性以及切面的刀功,面汤看上去很清淡,没有什么大油,但是闻起来又很香,上面叠放着几片牛肉片,还有少量葱花和香菜。

  曹静和没有注意到唐玉的疑惑,已经开始品尝,她喝了一口面汤,忍不住夸赞道:

  “味道真的很不错!你快尝尝,这面汤虽然是牛肉汤,但是十分清冽,一点也不油腻糊嘴!竟然有一种泉水的感觉!”

  泉水。

  唐玉心头一颤,一些早已深埋在心头最深处的记忆倏地翻涌而来。

  他终于想起来了。

  “唐玉,你怎么了?”

  曹静和见他神色凄然,连忙搁下了筷子,唐玉却顿了顿,忽然沉声道:

  “我认得这碗面,我最后一次带她出去玩,在长安街上的一个面馆,吃的就是这样一碗面,叫泉水牛肉面。”

  曹静和微怔,她很快便意识到,唐玉口中的“她”,是小七。

  很多年前,长安还没有沦陷的时候,唐玉还是宫里的御前侍卫,小七生辰那日,他特意告了一日假,回府为她庆生。可是那日吕姨娘偶然说了一句“唐玉这孩子越长越像他母亲了”,昌平侯闻言直接破防,把吕姨娘大骂了一顿,甚至连庆生宴都不给小七办了。

  小七大哭了一场,唐玉为了哄她开心,便带她出去玩,在街上买了各种好玩的好看的,直到逛得肚子饿了,小七看到街边有家面馆,便要进去吃面。唐玉虽不喜吃外面的东西,但是他难得出宫陪一陪妹妹,自然什么都顺着她。

  他们那日吃的正是这样一碗泉水牛肉面。泉水牛肉对肉质的要求非常高,要用清水泡出血水,不停地换水,直到把肉泡干净,然后用泉水下锅,加入桂皮八角香叶等大料,再放入适量的盐,便不再加任何多余的调料。

  煮好的牛肉汤清冽却不寡淡,用来煮面刚刚好,再把牛肉切成薄片,往面上一放,撒上香菜葱花,一碗热气腾腾的泉水牛肉面就出锅了。而那家面馆用的筷子正是精美的镂花木筷,据说那面馆的老板是木匠出身,很喜欢雕刻,那种镂花木筷便成了他店里的特色。

  几个月后,戎狄打入长安,故都沦陷,昌平侯携一家老小逃往汴京,自此后,兄妹二人便失去了联系。至于那家面馆后来如何了,唐玉也未再留意过。

  再相见时,他已成为妹妹亲手垒起来的那座衣冠冢。

  曹静和静静地听着唐玉的讲述,她忽然意识到,唐七此举显然是已经觉察到了什么,她应该是起了疑,认为曹静和的丈夫就是六哥。

  而这碗面和这双筷子,就是无声的问候。

  一墙之隔的福康面馆后院里,小七孤零零地坐在院中桃树下的石桌旁,眼前是一碗同样的面,和一双同样的筷子。

  这碗面和这双筷子她记了八年,她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六哥有一天会突然出现在街头,再像好多年前那样带她出去玩,带她吃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