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晋(羽林轻骑)_第110章 老臣少壮(2 / 2)_兴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10章 老臣少壮(2 / 2)

兴晋 羽林轻骑 1320 字 14天前

  这支幡旗招展的氐军分前中后三军朝汉昌而来。

  前军是2千刀楯兵,他们腰间都挂着弓箭,刀盾也放在以屯为单位的辎重车上。

  中军3千步兵皆是弓箭手,他们腰间带着弓箭,配着腰刀,以屯为单位的辎重车上放着箭镞盾牌和一些粮食。

  后军是2千身着铁甲戴铁兜鍪的骑兵,他们的马鞍得胜钩上挂着长槊,背着弓箭,腰上挎着腰刀,以屯为基本单位呈两列纵队向前运动。槊尖高低起伏朝前运动,犹如水波被阳光反射发出的波光。

  在主力两边的山头峡谷中,行进着以什为单位的轻装步兵,他们只携带佩刀和小盾,负责对主力两边警戒。

  在全军前面10里范围内,活动着每组3骑的10组斥候。

  这支队伍离开苍溪后,已经行进了3日。3日来这队氐人军队都在崇山峻岭中行军和露宿,他们大多来自秦岭以北的关中,那里干燥少雨。巴西郡的山岭中却雨水不断,潮湿的气候和难行的山地虽让他们苦不堪言,但这些氐军士兵却士气旺盛。毕竟他们以一无所有的关中流民身份来到梁益,现在家中都有了土地和牧场,而今他们还要开辟更大的土地和牧场,未来将成为大财主大牧主。这样的希望让他们个个精神百倍,恨不能立刻飞到汉昌。

  中军一杆大纛之下并排行进着两员将领,一员50来岁,跨青鬃马,着裲裆甲,虽年过半百,身体依然壮硕,另一位25,6岁跨枣红马,身着筒袖铠,长得高大魁梧,面色微黑。

  那位年轻将领扫望两旁绵绵群山上忽隐忽现的轻装散兵,不无忧虑地对年老将领道:“阿父,我军3日未曾好好休息,体能消耗太大,若到了汉昌城,不等和晋军交手,恐怕都累垮了。”

  那名50来岁的将领沉吟一会道:“告诉前队再慢一点,以25里速度前进。”

  年轻将领又不无忧虑问:“阿父,若贻误军机,又如何面对太尉?”

  “他奈何老子个鸟。”50来岁的老将领骂道,“把命令传下去。”

  年轻将领立刻吩咐下去,稍后,队伍的速度慢了下来。

  被称作府君的就是广汉太守费佗,此时在心中长叹一声。

  当年,费佗,李离之父李含以及李特的三弟李痒被称作“略阳三雄”,三雄中又尤以费佗和李痒名声最响,两人乃是穿开裆裤时的发小,李含是娶了李痒的妹妹后才加入的。三雄在略阳及关中地区打掠豪强,劫晋济氐,名声震天。

  李特带领流民往蜀中迁徙,费佗一家也跟随李特的三弟李痒而来。后来李特起兵,费佗和李含都跟随李痒帐下为副将,费佗排行老二,李含排行第三。那时,李含的儿子李国和李离两兄弟见了费佗都无不恭敬叫叔父。

  李特和李含先后,李雄继承了李氏家业,他大力启用小字辈,让上一代的老臣都靠边站。

  李雄之所以这么做,李国李离两兄弟功不可没。

  所谓老不入蜀,老臣们从贫穷的关中来到富饶的蜀地,立刻就失去了年轻时那种一往无前的锐气,他们只想着享受到手的和平安乐。以李离为代表的少壮派却想开疆拓土,雄霸天下,获得更大的利益。

  费佗是最不主张对外用兵的老辈,他上表李雄:益州沃野千里,本是人间天府,自蜀丞相诸葛亮屡次北伐,弄得蜀人困苦不堪。我等入蜀4年,连年征战,蜀人竞相外逃,氐人只识放牧,不事生产,弄得田野荒芜,军饷不济,不等晋军来攻,我氐人又要外逃成流民。文中末了,乃是直言李雄不可言战。

  结果,这张表到了李离手中,再结果,他这位被李离一直称呼叔父的长辈离开成都去广汉当了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