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玖儿久酒)_第34章 乡村(1 / 2)_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4章 乡村(1 / 2)

公元1364年9月2日,东宋蓬莱大陆,新开封新土乡(今澳洲堪培拉)。

  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杨泰一家已经习惯了蓬莱这里的生活,相比于之前在元朝时吃不饱,现在在东宋这里生活简直是活在梦里。

  在这里有食物,有住房,有土地,而且朝廷的税收还很低,杨泰在来到这里之前,在元朝统治下根本不敢想这些。

  杨泰现在最关心就是农田里的肥力够不够,出外放的十来只羊不要被野外的狼叼走,以及每年可以存些钱。

  “阿爹,我去学堂了!”女儿杨秋向杨泰说道。

  “去学堂的路上小心点!”杨泰关心的说道。

  “知道啦!”杨秋回答道并快速跑出去。

  杨泰对于东宋朝廷让女儿上学堂的事情是不反对的,他不像那些死读书的人那样,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女儿上了学堂将来可以更好。

  虽说东宋朝廷里还没有女子参政的事情,但是因为之前为了动员中原移民,东宋朝廷是允许女子上学堂的,放弃了之前在中原的打压政策。

  并且东宋朝廷还规定到年龄的孩童必须去上学堂,否则取消对家里土地的农税减免。

  东宋朝廷为了促进人口增长,对于家中孩童多的农户,乡社政府也会有一些实物补贴,粮油,牛奶,鱼干等。

  去年,杨泰的妻子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现在杨泰为了家庭,每天都努力的去耕种田地。

  东宋朝廷改变了之前自己开垦田地属于自己的做法,改为每户分田三十亩。

  杨泰也是吃完早饭,向妻子打过招呼后,出门去开始今天的耕种。

  走在去田地的路,很多人都给他打招呼,因为都是熟人,而且杨泰为人热情,总是帮助别人,故而在乡社里很受欢迎。

  “挨,老杨!”

  杨泰听到身后有人喊他,转头看去,原来是社区社长。

  这不得要说东宋朝廷在乡下的管理机构了,东宋朝廷一改之前的乡村治理方法,为了加强在乡村的管理。

  东宋朝廷在县之下设立镇-乡-社三级,将不同姓氏,中原移民和土人以及其它各国移民都分在一起,促进他们的融合。

  而各级的管理官员,由各级的群众自己选,然后将名单上报给县里,县在上报朝廷,经朝廷同意后任职。

  比如社区的社长由社民一起选择,而乡长则由各社长选,镇长则是由各乡长推选。

  “有什么事吗,胡社长。”杨泰疑惑的问道。

  “有好事。”胡文笑着向杨泰说道。

  胡文看着一脸疑惑的杨泰,也不再瞒着他,便说道:“县里下了文书,说是要在我们乡里设一个牧场,我在乡会上,把这个牧场场长的名额给要了过来,我知道你对放牧很擅长,所以我来找你,问问你想当这个场长吗?”

  杨泰听他这样说,也很犹豫,虽然他想当场长,但是家里的土地没有人耕种。

  胡文看他犹豫的表情连忙说道:“走先去我家,咱们慢慢说。”

  说着拉着杨泰向他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