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玖儿久酒)_第142章 渔业(1 / 2)_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42章 渔业(1 / 2)

东宋篷莱东部海域。

  蒙向枫身形挺拔如松,稳稳地站立于风帆船高耸入云的桅杆之巅。他手中紧握着那架精致的单筒望远镜,目光如鹰隼般锐利,透过镜片严密扫视着辽阔无垠、波涛汹涌的海平面。

  炽热而耀眼的阳光无情地洒落在他身上,长时间的凝视让他双眼感到阵阵刺痛。然而,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只是微微眯起眼,轻轻揉搓几下后便立刻重新投入到对海面的搜寻之中,生怕错过任何一丝有关鲸鱼出没的蛛丝马迹。

  别看蒙向枫年仅十八岁,却已拥有多年出海捕鲸的经验。自两年前踏入这片海洋领域以来,他历经无数次惊涛骇浪与生死考验,凭借着顽强毅力和卓越技巧,一次次成功捕获巨大鲸鱼,逐渐崭露头角并证明了自己非凡的能力。

  蒙向枫出生于东蓬莱行省莱州府(现今位于澳大利亚班德堡市),其家族世世代代都以捕鱼为生,并经常往返于海陆之间。

  近年来,由于东蓬莱政府积极推动海洋捕捞业发展,不仅极力倡导渔民们为本地区人民驾船捕鱼,而且还主动为他们供应渔船等设备和资源支持。

  大约两年之前,一批来自北方临安城的西洋夷人(实际上就是西亚人)抵达这里。据说这些人是受雇于遥远西方某个国家,专程前来传授当地人如何捕猎海中巨兽——鲸鱼的技巧。

  由于蒙向枫年纪尚轻且头脑灵活聪慧过人,所以他成功地脱颖而出,成为了其中一员,并与其他一百多位同伴一同随这些西洋夷人出海猎鲸。

  当他们第一次与这些夷人通力协作,于浩渺深邃的大海之中成功猎捕到一头如房屋般庞大的鲸鱼之时,在场众人皆瞠目结舌,被眼前这一幕深深震撼。如此体型硕大的鱼类,恐怕就算有成千上万之人共同享用,也难以将其一餐而尽吧!

  然而此时此刻,船上那群来自异域他乡的夷人们以及几位从临安城中天机学院而来的工匠师傅们,却对他们这样天真幼稚的念头嗤之以鼻,并报以阵阵嘲笑声。这些见多识广之人纷纷表示道:“鲸鱼真正宝贵之处并不在于其数量惊人的鱼肉本身,而在于它身躯之上所蕴藏着的那一腔鲸油!此乃一种极为关键且不可或缺的工业用油脂啊!不仅能够应用于皮革制造工艺流程当中,同时亦可在回火浴(即炼钢所需)以及各类高精尖器械润滑处理等领域发挥举足轻重之作用呢。待得经过加氢处理之后,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制作美食以及生产肥皂、蜡烛等生活用品必不可少之原材料哟!”

  另外,  鲸鱼无论是骨、皮、肉(并不好吃,  吃起来像有鱼腥味的兽肉)、须,  还是油、奶等都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料,即使利用后的渣滓,也可用来作肥料。鲸鱼的全身都可以为人所用,鲸肉可以研成粗粉当做饲料,制造人造纤维,鲸皮还可以用来做衣服和皮包,鲸骨可以制成肥料,内脏可以提取药物。鲸须可以制成很多物品,如刷子、妇女的胸衣,还有伞骨。

  如今,在莱州府城(今澳洲班德堡市),当地官府已经兴建了两家鲸鱼加工场,处理捕获的鲸鱼,将鲸肉、鲸油、鲸骨、鲸须等各个部位进行加工,考虑到捕获鲸鱼再返回岸边加工,可能会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该地区知府官府已经向新临安造船厂提交了一种新型捕鲸船的需求,即设计建造可直接在海上处理部分鲸鱼的特种船只,以节约捕鲸船的往返时间。

  “前方发现一头鲸鱼!”蒙向枫突然挺直了腰杆,大声地喊道:“左前方有一头巨大的鲸鱼!”

  船上的众多水手听到喊声,精神一振,全都朝蒙向枫伸手指的方向望去,但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却什么也看不到。有些人不由怀疑桅杆上的了望手是不是看花了眼睛,产生了错觉。

  “所有人全速划桨!”帆船上的临时船长维利亚·奥亚大声说道,同时朝附近的另外一艘帆船发出信号,让其快速跟上来。对于桅杆上年轻人的发现,他是选择了无条件的信任,左前方一定有鲸鱼出没,此时看不到,可能是又潜入了水底。

  两艘捕鲸船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距离莱州城东南约一百多公里的海面上,也是处于南大东洋(又称太平洋)比较死寂的一带洋面上,仅有微弱的风力,使得船上的几面风帆显得有些毫无用处。水手们不得不抓起船桨,奋力地划动,朝了望手指示的方向驶去。

  捕鲸船只划行了不到半刻钟,船上的人们便兴奋起来,一头巨大的鲸鱼露出了海面。虽然在船只快要靠近它之前,它又沉入到了水底,但总算寻到它的踪迹了。

  两艘捕鲸船相距不到两百米,凭着了望手和雇佣而来的西亚船长的指示,不断地搜寻鲸鱼的游动轨迹,并试图向它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