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玖儿久酒)_第176章 输惨的大明士族(1 / 1)_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76章 输惨的大明士族(1 / 1)

自五月一日会谈后,东宋国内一如往昔,并无明显变化,民众生活依旧按部就班。然而,与大明使者的会谈似乎给东宋的商人们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此前针对中南各国以及北上东海日本的种种禁令逐一解除,一时间,东宋商人的身影遍布各地。

  随着两国正式互派使者,东宋的存在正式公诸于世。此事在大明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李宣回京复命后,朱棣立即召集大臣举行大朝会,共同商讨应对东宋之策。

  此时,朝中部分秉持传统艺能的投降主义文官进言:“陛下,我朝与东宋相距万里之遥,且对于其确切方位尚不明晰,实在无需轻言战事。与其兵戎相见,倒不如双方和平共处、互通有无,共谋商贸之利。”他们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损失,而通过贸易往来则可实现双赢局面。

  而一些激进的武将们纷纷叫嚣道:“你们这群软弱无能的家伙,陛下乃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主宰者,一国之中只能有一个皇帝存在,那宋国竟然敢在南洋地区称帝,甚至仅仅派遣了一个藩属国前来充数,简直就是对我大明王朝的蔑视与侮辱啊!我们必须要让这些狂妄自大的家伙尝尝来自天朝的厉害!”

  朱棣静静地聆听着他们激昂慷慨的言论,但并未发表任何意见。实际上,他心中早已做出了决断:“诸位爱卿啊,朕认为目前大明王朝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北方的瓦剌和鞑靼部落。至于那个宋国嘛,它既可能成为我们的敌人,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态度。”

  紧接着,朱棣又说道:“况且那位宋国使者所言极是,如今我大明王朝境外仍有诸多隐患尚未解除,西北方向的亦力把星时常侵扰哈密卫一带,而北方以及东北方草原上的胡人们也亟待解决。再说了,我大明一直以来都是以礼治国的泱泱大国,实在没必要轻易与宋国开战。”

  朱棣都如此表态了,群臣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于是乎,大明再次派遣使者与东宋展开商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项并未形成正式文件的协议:宋明两国允许相互开展贸易活动,但东宋绝不能再侵犯大明的边疆地区及其附属国家,同时大明承认东宋现有的领土范围。

  这项协议一经敲定,双方随即暂时进入了和平时期。原本大明东南沿海一带的商人和士族们满心欢喜,以为这下可以大捞一笔财富了。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完全没有竞争力可言。

  原来,东宋商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占据了南洋贸易的核心地位,并充当起了令人憎恶的中间商角色。那些来自西洋的阿拉伯商人驾驶着船只抵达南洋时,却被阻挡在旧港之外。而东宋的商人则从大明以低廉的价格购入丝绸、瓷器等商品,然后将其转运至旧港等地,以极高的价格转手卖出。起初,大明的商人还觉得有利可图,结果一经打听才恍然大悟。

  不仅如此,大明所急需的香料也被东宋以高价卖给了大明。并且东宋还刻意压低价格收购丝绸等商品,这让大明的商人士族简直恨得咬牙切齿。毕竟,这些货物明明都是由大明生产出来的,但最终赚钱的却是东宋人。这些原本应该属于大明人的财富,就这样眼睁睁地被东宋人抢走了!

  愤怒不已的士族们纷纷上奏大明朝廷,恳请能够得到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机会。

  然而,朱棣看过奏折之后,只是冷笑一声。他心里非常清楚,大明的这些士族商人,尤其是那些狡猾的商人,一直以来都在利用大明开国时期对士绅的优待政策。他们将自己的店铺和产业统统挂在士绅的名下,这样一来,他们便无需缴纳任何商税,只需要每月向士绅支付一定数额的“保护费”即可。这种行为无疑是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朱棣自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因此,朱棣下诏书回应道:“你们赚不到钱那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与朝廷无关。朝廷不会参与商业事务,你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吧。”朱棣的回应让大明的商人们感到无奈,但他们并没有放弃。

  一些商人决定联合起来,组成商会,共同对抗东宋商人的垄断。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收集情报,了解东宋的事情,试图找到突破口。

  另一些商人则开始尝试与东宋商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他们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远见的商人开始关注海外市场。他们派出船队,探索新的贸易路线,寻找更多商机。

  大明的商界逐渐活跃起来,一场商业竞争的大幕正在拉开……

  与此同时,东宋国内可谓风起云涌、暗潮涌动。东宋的商人虽然在南洋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但他们也遭遇了来自其他国家商人的激烈竞争。

  东宋朝廷敏锐地察觉到了商会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可以暗中打击大明,因此开始不遗余力地扶持商会的蓬勃发展。他们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商会提供种种优待条件,并大力倡导商会进一步扩大其规模。随着商会日益壮大,东宋商人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愈发坚如磐石。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商业竞争中,东宋和大明的商人皆倾尽全力、各显神通,千方百计地去争夺那有限的市场份额。这场不见刀光剑影却同样残酷无比的战争,最终鹿死谁手?恐怕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然而,无论如何去评价大明的士族商人现状,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现在已经遭受重创,输得一败涂地。相比之下,东宋商人则在南洋地区已经苦心经营了超过百年之久,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士族商人想要与东宋商人展开竞争,难度堪比登天,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何况,东宋商人背后还有一个高度重视商业发展并给予全力支持的东宋朝廷作为坚实后盾。这使得东宋商人在商业领域拥有更多的资源、政策优惠以及市场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大明士族商人与之竞争的难度。可以说,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大明的士族商人要想在商场上站稳脚跟,甚至取得一席之地,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