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中的地图,李言脑海中泛起了种种推测。
他知道这张地图肯定是齐景烘经过仔细确定后才绘制出来的,同时,他对这张地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且李言还注意到,凡是没有打叉的红点,要么那里就是一处一流宗门所在,要么就是某些靠近大宗的小宗门、小世家。
这些地方就是元婴修士过去也是要小心,稍不留神就会被其他高阶修士发现。
“这张地图还有九处地方没有标上红叉,应该就是齐景烘未去过、或未得手的地方了。
这里哪怕就是其中有一处会存有银色纸张,对我来说也是最好的结果。”
一时间,李言就这样站在原地目光不断闪烁。
有了这幅地图后,可比从布罗那里得到的消息要更有把握了,但他知道做人不能太贪心,能得到一张就不错了,有就是比没有的强。
他其实现在都想立即动身前往了,直至过了好大一会后,李言终是长长吁出一口气,让自己翻腾的心绪平静了下来。
“现在还不能过去,这一次因魔修之事,各大宗门防守严密程度至少提高了数倍,此时并不是最佳时机。
且我还有不少功法都连小成都未达到,此事本就是以盗取为主,一旦被人发现,必定是要与人交手的。
如今我的实力还有些跟不上,至少要做到哪怕是打不过,也能顺利逃脱的可能,且不留下任何把柄。
拿到银色纸张虽急,前提是必须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我宁愿得不到,也不能这样鲁莽行事。
此事一旦败露,银色纸张一事必将引起众多元婴修士注意,那样一来,‘不死冥凤’精血的秘密暴露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而且,我出手抢夺之事宗门这边也不好解释了……”
李言在心中不停盘算,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同时,他能判断出齐景烘也存在同样的心思,就是想保留自己发现的秘密,画出这张地图无非就是想准确行事,目标更加有针对性。
李言的猜测基本和事实相差无几。
在与魔族大战后不久,齐景烘一次在去十步院办事途中,无意间击杀了一位不长眼的修士。
对于这种筑基小修士的储物袋,他自是不会看上眼的,随手一击之下,对方肉身就化成了一片虚无。
但作为一名修士都会有个习惯,就是无论对方身份如何高低,通常都会打开他的储物袋查看。
因为小修士也有大机缘的道理,可在修仙界比比皆是。
齐景烘只是随意将袋中东西一抖,就落了一地,看了一眼后,根本没有什么让他觉得惊疑的,于是对着地上就是一拳击下。
他这一击,连同那只储物袋刹那间都被震得粉碎,可单独有一页银色纸张却飘了出来,这让齐景烘就是一愣。
他随手一击威力有多强,自己当然无比的清楚,就是一座大山也能轻易化成一堆齑粉。
他在惊疑之中,便将那张银色纸张摄入手中,用神识细细观察起来,但看了一会后根本没有看出任何头绪。
只是心中隐隐觉得这张银纸不凡,当时因着急有事要处理,便将这一页银纸收了起来。
待他数日后从十步院办飞出,在回去的路上就记起了这件事,于是寻了个地方开始细细研究起这页银纸来。
随着他的研究深入,让齐景烘越发的惊奇起来,他不但用了诸多手段未能发现银纸中的秘密,竟然就连损毁其分毫也是根本做不到。
不过,最终由于他修炼“元阳功”功法特殊,丹田中已修炼出纯阳之火,在用此火煅烧银纸时,他感应到了一股令他心悸的力量隐含其中。
这让当时的齐景烘就是一惊,能让他都心惊的力量,那是何等的威力,于是越发想弄清银纸的秘密了。
之后,当他哪怕是持续煅烧了月余时间,那页银纸再无任何进一步变化。
如此的结果,齐景烘虽然觉得气馁,但也越发知道此物绝对就是一件至宝了。
由于这页银纸出现在了一名小筑基修士身上,他也能大概推测出还没有被其他元婴修士注意到此物。
可能就连金丹修士也没有几人知道这银纸中的秘密,否则那小修士早不知死了多少回了,那还轮到他来巧遇。
既然这是一张银纸,齐景烘觉得被炼制成这样的形状,说明可能还有类似这样的其他银纸存在。
于是待他回到“火云宗”后,立即暗中下令给门中几名亲信弟子,让他们秘密调查银色纸张的消息。
终是在四年后,他收到了一则弟子传回来的回报。
言明银纸在十多年前在净土宗的北冥镇妖塔二层出现过中,当时还有许多修士因此而争抢过。
而且出现的银色纸张的数量大约是十张左右。
得到这条消息后,齐景烘当下大喜过望,他在这四年中同样没闲着,而是动用了更多的手段来研究这张银纸。
但无论是用各种毒液侵蚀,还是放入地火淬炼年余时间,或是借用宗门上古大阵祭炼等等,那页银色纸张丝毫没有半点变化。
他这时已大概有了定论,这张银纸是超出他修为不知几倍修士炼制的宝物,珍贵程度大大超出他的想象。
于是,在得到门中弟子回报的消息后,齐景烘决定接下来的事情就由他亲自出手去寻找了。
以他一位元婴修士的手段,即便是此事过去了十多年,但他还是在历经三年后,将银色纸张出现的事情还原了七八成之多,最后还绘制出了一份地图。
同时,当初那段时间进出北冥镇妖塔的二层不少修士的名字,也都被他找了出来。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这张地图上都还标有净土宗名字的,只是后来被他给抹除了。
原因就是当初得到的消息中,净土宗也是有几名和尚参与了抢夺银色纸张。
于是,齐景烘就曾借故去过净土宗小住了一段时间,表面上与几位罗汉讲道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