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张家玉站住脚步,向朱慈烺躬身行礼。
张家玉“岭南三忠”之一,著名抗清英雄,长的帅,少小就有大略,又是举人,那日和张名振一番比试,从武力到智谋都不落下风,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大才,尤其对鸳鸯阵的理解令朱慈烺眼睛一亮。朱慈烺留他在军中做赞画,一来是千金买骨,给天下读书人做榜样,二来也是想要重点培养,经过这几天,他对张家玉有了更多了解,因此想要找张家玉谈一谈。
“元子,你对中原局势怎么看?”朱慈烺走到河南地图前。
张家玉跟过来,英俊的脸庞上满是兴奋--想不到皇太子会亲自询问他对时局的看法,到京营时间虽然不长,但京营气象却让他眼睛大亮,在他看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京营必然会成为一支精锐,而这一切的变化都赖于太子的抚军。太子英明啊。也因此,他投笔从戎的决心更加坚定,但为了光大门楣,明年的会试还是要参加的,不管中与不中,他都要从军跟随太子。
张家玉朗声回答:“回殿下,流贼虽然势大,但外强中干,只要开封不失,谋划得当,三边总督孙制台、丁督师、保定杨制台和左良玉的人马,一起出击,紧密配合,定可将流贼剿灭在河南境内!”
朱慈烺淡淡笑。
张家玉虽然是举人,但毕竟没有上过战场,又血气方刚,所以看轻流贼一点都不奇怪。
虽然张家玉的判断失误,但朱慈烺并不生气,反而很欣慰--因为他从张家玉身上看到了文人少有的英武之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迈,如果张家玉哆哆嗦嗦,唉声叹气,朱慈烺反倒是要小看他了。
而且也不能说判断失误,因为张家玉所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各部要紧密配合--在如今情势下,这是最难达成的,不说其他,只说左良玉就不会完全听从督师丁启睿的命令。最大的军镇不能百分百服从命令,只想着保全自己的实力,想要所有军镇紧密配合,当然就是缘木求鱼了。
“如果你是督师丁启睿的幕僚,你会如何为他出谋划策?”朱慈烺笑问。
皇太子亲切的态度给了张家玉更多的勇气,他涨红着脸:“回殿下,其实臣最想做的不是幕僚,而是亲自上阵杀敌!不过既然殿下问,那臣以为,丁督师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练兵,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事,而不是跟在流贼身后,疲于奔命的救火。”
“但他是朝廷督师,流贼肆虐,他不能不救。”朱慈烺道。
张家玉低下头,不说了。
虽然血气方刚,但他却也知道,有些话不是他能说,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评论的。
“如果流贼围攻开封,你以为,朝廷该如何救援?”朱慈烺问。
问到实际问题,张家玉回答就不如刚才那么流利了。
不过比起那些读死书的文人,他表现已经很让朱慈烺满意了--只要加以磨炼,张家玉应该可以成为一名文武兼备的名将。而历史上的张家玉也的确有过不俗的战绩。隆武元年,清将金声桓围抚州,张家玉率军驰援,十一月中旬,与清兵遭遇,张家玉埋伏诱敌,率众奋战,大败清军,歼敌五千余,解抚州之围,时称“隆武朝第一战功”。
谈到最后,朱慈烺忽然问:“张家玉,你以为朝廷对袁崇焕当初的处置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张家玉一下就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