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孙子,浑身都是反骨?(火红的鸡枞)_第976章(1 / 2)_咱这孙子,浑身都是反骨?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976章(1 / 2)

帖木儿为这次反攻撒马尔罕做了充足的准备,配备了盾车、投石车、火炮、火铳等各式军种。

而且为了保证反攻胜利,他还特训了一个月,让他们熟悉各个兵种的配合。

然而,当他带着大军来到距离撒马尔罕两百里地的哈烈城时,看到纪律森严,列队整齐的大明军队,他的心里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阿明!”

“一会儿靠后点,一旦战事不顺,赶紧带着我和马黑麻跑……”

“是!”

帖木儿悄悄给自己上了一道保险,这才排兵布阵,做出征前的最后动员。

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后,所有士兵都热血沸腾,喊着为了珍珠而战的口号。

帖木儿看着东拼西凑的军队大踏步向前心情略微好了点,尤其当看到自己准备的盾车挡住了大明的铅弹,让自家士兵从容的前进之时,他更是感觉胜利在向他招手。

“火炮和投石车准备!”

“向着大明方向投射!”

“陛下,打不到啊……得再前进几百步才行!”

“这还打不到吗?”

“上次咱们距离明军好几里地都被打倒了!”

帖木儿话音一落,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声巨响,随后就看到一颗颗带着火焰的炮弹朝着自己这边砸了过来。

帖木儿见状下意识的就躲回到马车里了,他的马车是特制的,内里加装了厚厚的钢板,一般炮弹打上去非但打不碎,反而会被弹飞。

但战场之上的士兵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在大明军队的猛烈炮火下,他们引以为傲的盾车被炸的四分五裂,躲藏在盾车之后的弓箭手、火铳手还没等靠近发射,就被炮弹炸的血肉横飞。

至于帖木儿好不容易搜集的投石车就更惨了,是大明炮兵重点打击对象,第一轮还没结束,他带过来的几十台投石车就彻底报废。

帖木儿费尽心机铸造的火炮也没能幸免,有的被大明的炮弹炸废,有的被帖木儿帝国的粗制滥造炮弹给炸膛。

总之,战争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打的帖木儿帝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帖木儿帝国军队失败都失败出经验了,见打不过大明,登时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跑。

他们也发现了大明的短板,大明一般不追击敌人,即使是追击,他们也很难在马背上保持射击精度,必须要下了马才能打的准。

因此,帖木儿的军队知道,只要跑的足够快,就不用担心被大明军队抓住。

然而,正当他们有条不紊的跑路之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响。

最靠后的士兵惊恐回头,只见大明军队的方阵里不知何时杀出数万挥舞着马刀的北元士兵!

这些人不仅穿着北元人特有的袍服,就连追杀之时喊的口号都跟北元人一样!

事实上这些人就是北元人,是大明从征服的北元故地征召的士兵。

只是先前的战斗很少有他们的用武之地,蓝玉这才将他们雪藏至今。

在大明的蒙古骑兵加入战场后,整个战场形势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那些不紧不慢跑路的帖木儿帝国士兵,被这些急于立功受赏的蒙古骑兵追上,只是一个照面就被砍倒在地,然后被热情的蒙古骑兵割下耳朵揣在兜里,当做杀敌记功的信物。

帖木儿在跑了几里地后,赶忙稳住阵脚,命令手下将领收束士兵,准备回身跟蒙古骑兵血战。

在他看来,他打不过大明也就罢了,难道连蒙古骑兵都打不过啦?

然而,他这边刚停下,大明的炮火就紧随而至,精准的落到了他的部队里。

虽说也有一部分炮弹打偏,打到蒙古骑兵队伍,但因为蒙古骑兵分散,所以伤亡不是很大。

帖木儿一看这情况,骂骂咧咧道。

“这还怎么打!”

“明军的炮火啥时候这么强了,连这么远的距离都能打到?”

正当帖木儿骂骂咧咧时,贾温库班拽了拽帖木儿的袖子,指了指一旁几十丈高的山头。

帖木儿抬头一看,只见山上不知何时多了几千明军,外加几百门大炮,此时正居高临下的对着自己的军队狂轰滥炸。

“该死!”

“斥候营的人全都处死!”

“这么多明军藏在山上竟然没发现,真该将他们碎尸万段!”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每个人只顾着四散奔逃,根本顾不上听帖木儿的咆哮。

阿明忠实的履行职责,不顾帖木儿的反对,强行将他扛上马车,然后在一片混乱中将其带出战场。

至于其他人就没那么好命了,他们只能依靠两腿跑路。好在帖木儿大军中有一半是骑兵,就算折损也能跑回来一半。

只是步兵大概率要折了……

帖木儿在跑出几十里地之外,终于得到喘息时机,并开始从容的收拢逃散的士兵。

正如他所料,步兵损失殆尽,只有一部分骑兵跑了回来。

在帖木儿清点伤亡之时,蓝玉也在打扫战场。

遇到还没断气的帖木儿士兵,大明军队中的军医先会上前诊治,如果确定他们治不好,就会命一旁的士兵给他们一个痛快,至于还有治愈希望的则会被他们用担架抬回去,交给手下的学徒悉心治疗。

比起这些伤病,蓝玉更喜欢俘虏。

每当抓到俘虏,都会有蒙古士兵拿着烧红的烙铁上前,将奴隶的烙印印在对方额头上,然后带回后方修桥补路,打铁挖矿。

至于贵族将领,则会根据职务高低开出价码,让他们的家人派人来赎。

这也算是中东特色了,蓝玉此举也是入乡随俗。

蓝玉在检视了战场,对着山上的炮兵营地点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