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尘从军五年多,快六年了,一路征战,到过大陈许多地方,受到当地百姓的强烈拥护。尤其是自己曾经带过军队,更是对自己无条件坚信。
当初陈武帝还在世的时候,君尘的威望虽然远远盖不过他,但已经是除陈武帝外,威望最高的人,比之当时太子和三皇子,甩他们好几条街。
再加上,正逢国内纤禹之乱,所以北伐之战,才没有让君尘前去。
而少帝陈天宝统治的这一年多来,由于他的不作为、懒作为,反而促使君尘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都得到质的提升。在大陈唯一能和君尘的威信抗衡的,就只有丞相徐谦了。
但徐谦在军队中,并没有多少声望。所以,君尘就失去了制约,本来新皇就对他有些猜忌。
而眼下这些话从百姓的口中说出来,不管新皇对自己有没有猜忌,也不由得他不采取措施了。要不然天下人真以为,这大陈已经姓君,不姓陈了。
也不知道哪位高人出的如此计策,阴毒至极。君尘就算现在去京城解释也没用,反而是心虚的表现,不解释吧,又好像坐实了自己想要称帝的野心。
这一计,是将君尘和新皇吃得死死的,谁都无法跳脱。
想通之后,君尘再没有留下吃饭的心思,匆匆告别农户,向着附近的城池而去。
眨眼间,一连三天过去了。
君尘一路奔袭,先后去了十五座城池,每到一座城池,立刻颁下一字并肩王手谕辟谣,并下令再有造谣者,杀无赦!
然并卵,君尘欲自立为帝的消息,还是很快传遍了整个大陈,就连北萧都听到了风声,还发表声明说,支持君尘自立为帝,新皇陈天云根本没有资格做北萧的对手。
君尘知道自己做这些毫无意义,还是速回封地,估计封地现在都已经乱套了,可千万别有人暗中怂恿青洪二州造反。
君尘在青洪二州的民心,可以说已经是绝对地位了。
一天之后,君尘终于赶回辛王府,辛王府的门匾,已经换成了“一字并肩王府”。
府外聚集了一大堆的地方官员,君尘没敢惊动他们,他怕自己一出现,这群官员万一要是跪地高呼万岁,君尘就是跳进心月湖也洗不清了。
君尘的身影出现在书房中,深吸一口气,静静思考对策。可是思前想后,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对策,没有办法,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目前,君尘欲称帝的消息,已经天下皆知,而百姓未乱,说明民心尚稳。这些来府前求见的官员,无非是想投机倒把,想有个从龙之功,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君尘亲自写了一道手谕,让金甲侍卫到府外宣读。让所有官员都各归各位,各司其职,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
百官本来是帮助皇帝治理一方的,可他们却利益熏心,想要借君尘称帝,来谋取利益,全然不顾天下形势,这些官员:愚蠢至极!
君尘本来有心将他们全部抓起来,押解京城,以示自己清白。但又怕此作为,在新皇眼里反而是欲盖弥彰,铲除异己的手段。眼下能帮大陈解此围的,只有在京城的徐谦了。
君尘站在书房的窗台前,望着京城方向:徐谦,这次本王可是真的没辙了,只能保证没有人敢树大旗造反,你在京城直达圣听,希望你尽快想出好的对策。
……
承天城,乾清宫。
徐谦跪坐在新皇陈天云面前,慷慨陈词:“皇上,您一定要相信一字并肩王,他绝对不会自立为帝,他对大陈的忠心,尘天可鉴,日月可表。”
陈天云眉头紧锁:“朕也相信一字并肩王,绝无反叛自立之心,但天下民心有足足三分之一,归心于君尘。在他们心里君尘第一,大陈次之,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大陈的根基。”
“皇上稍安勿躁,应继续静观其变。帝王者,除了帝王之术,更要有帝王之道。帝王之道,先修帝心:君王气度,海纳百川;君王心性,不动如山;君王睿智,高瞻远瞩!”徐谦道。
“昨天北萧皇帝发表的声明,丞相也看到了。”陈天云道,“这已经是赤·裸·裸地站在,一字并肩王那边了。”
徐谦的头突然叩在地上,高声道:“皇上,恕臣斗胆!若一字并肩王有自立之心,那么在少帝统治时代,这大陈就已经可以姓君不姓陈了。若一字并肩王有称帝之心,少帝被迫退位之时,君尘便可以结拜兄弟之名,强行登基称帝了。若一字并肩王有反叛之心,那么君尘现在就已经率领青洪二州军队,直扑我承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