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素来行事高调,渐渐,所有人都默认那次他带时复掏土匪窝子,是他故意害时复被抓的。
“九皇子。”时复叫醒发呆的九皇子。
九皇子搬来椅子坐下,和时复平视。
“二表哥,刚刚那个燕国刺客招供了,是父皇要下手。”
时复给他倒上茶:“你不先消化一下这件事么?”
“哼。”九皇子低头,自责道:“表哥说的对,我愚孝、愚忠。丢了宿卫一职,害表哥背负这么多骂名,害他身处险境!”
“这都是他自己要做的。”时复说。
“要不然,我去向父皇求情我永不踏入邺城,不会和太子争任何东西,这样一来,父皇就不必如此忌惮表哥了。”
“糊涂!”时复突然怒斥。
“贺时渡是什么人你不清楚么。他要保你,你逃去天边也能把你捉回来。”
“那”
忠厚的九皇子想不出办法了。
时复沉默了片刻,说道:“除去我大哥,对现在的秦国来说远远弊大于利。陛下如今眼里心里只有除去我大哥这一件事,被一叶障目,但还有明白人。我恩师赵邈是陛下谋臣,陛下能听进他的谏言,我去找他求情。”
九皇子道:“那我去找太子说清其中利害,没了表哥,武将肯定得反,南伐无主帅,于大秦只有弊端。”
时复说:“不必跟太子说那么多,这些太子自然清楚。”
会面完,二人决定分头行动。
一日后,九皇子又跑来了贺公府。
时复对楼仲康说:“我就跟你说,九皇子今日肯定得再来一趟。”
屋里沉重的氛围因他一句打趣轻松了起来,楼仲康讪笑道:“九皇子今日不是去求见太子了么,有结果啦?”
九皇子没听出他话里的嘲讽,捂着鼻子打了个打喷嚏,“太子今日压根没见我。我在雨里站了一天,现在鼻子不舒服。”
时复唤来婢子去给九皇子熬姜汤。聊完这些琐事后,他们又陷入了那种阴沉而焦灼的气氛里。
三人都知道,只要贺时渡在,就不会有这种氛围出现。
他是一把烈火,所到之处,所有人都能从他身上汲取热度。
楼仲康率先出声:“求人没用。”
九皇子问道:“二表哥,今天赵太傅怎么说?”
“以陛下心意已定只由,回绝了我。”
“啊”九皇子因这出乎意料的答案而错愕,“赵太傅虽与表哥之间有水火不容之势,但他向来是个讲理的人,此次怎么不认理呢?难道他也不顾秦国江山了?”
“你说的没错。”时复点头,“他也不顾秦国江山了。”
九皇子不解:“这?”
时复道:“这不是政治上的事,而是人性的事,陛下与赵太傅皆以年迈,未来的秦国是盛是衰,已是他们的身后事了,你让他们怎么能看到未来的事。”
听到此言,楼仲康挑了挑眉。
这个贺时复,也是一肚子心眼,搁这儿用话术故意旁敲侧击九皇子呢。
九皇子耿直这是众所周知的,让他为了贺时渡他未必敢反,让他为了秦国社稷,他绝对敢。
楼仲康按见二位公子爷还在探索人性,不耐烦站出来:“等你们这帮人婆婆妈妈地谈什么人性,我们武将早已经拔刀去救出大司马了。”
“不可!”九皇子反对,“楼将军,我知道你担心表哥,但你手上的兵,是秦国的,不是大司马府的。”
“是啊,九皇子说的没错。”时复点点头,“况且想要调动楼将军的兵,除了大哥手上的虎符,还需要陛下手中的另一半虎符。”
九皇子急道:“我去偷!”
楼仲康嘲笑:“嗤九皇子,你还真是公私分明啊。”
因楼仲康提起了要带兵去救贺时渡,就在刚才的方寸之间,时复脑海中已经制定了一个可执行的计划。
“南池府兵。”他道,“南池府兵只听令我大哥,只有我大哥才能调动南池府兵,南池府兵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若由南池府兵去千江寺接我大哥,陛下定会放人。”
“我是不解。”九皇子说,“为何带南池府兵前去,父皇就会放人?南池府兵再厉害,寡不敌众啊。”
楼仲康牙齿磨蹭了一下,赶在时复面前解释给九皇子:“陛下要杀大司马,那大司马每天去上朝时,他大可调动宫廷禁卫朝大司马动手,为何偏偏要把他引去千江寺,还要借燕国刺客之手?陛下是不想让此事弄出动静啊。”
楼仲康的话点醒了九皇子:“我明白了,让南池府兵去接表哥,只是为了和父皇抗衡,你们不是真的要反!”
时复扬起下巴,淡淡看着九皇子:“不是我们,是你。”
“我?”九皇子指向自己。
“我一个瘸子,如何号召南池府兵?楼将军是秦国的将军,由他带领大司马府的私兵,岂不做实了我大哥结党营私的罪名?”
九皇子已被架到一个没有退路的高位上,他咬唇沉思。
时复说:“你站不站南池的队,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和太子,还有朝里的大臣都认为你站队南池。疼你的表哥和连你名字都记不住的父皇,九皇子自己选吧。”
九皇子试着从楼仲康那里得到一些正确的指引。
楼仲康冲他挑眉:“父皇,表哥,九皇子怎么选啊。”
九皇子叹气。
上贼船了,上贼船了。
“那”他还有疑虑,“南池府兵只听南池大司马调令,就连二表哥他们都不认,我如何能调动他们?”
“没错,这是个问题。”时复颔首,道:“这只是我的策略而已,未经过大哥同意私自行事,你们也知道他的脾气,不感激我们就罢了,指不定还要发一通火。而且要调动南池府兵,必须有大哥的口令。”
楼仲康道:“这还不简单么,我找人去偷偷给大司马送信。”
“不可,千江寺上下都封锁了起来,前几日我派人去探听大哥伤情,里面的一切都密不透风。但我倒是有一计,也许可行。”
在九皇子和楼仲康的注视下,时复道:“燕国人有用风筝传报的习俗,这是我们从燕国细作那里扒来的秘闻,陛下尚且不知。”
楼仲康轻笑一声:“大司马对燕国公主不薄,给她吃穿,免她流离失所,是她报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