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卷兵书太过的阴损, 诸葛家有祖训,此卷兵法, 非心正之人不可用, 非万不得已不可用。
不过诸葛青云可没有这方面的道德障碍,他的道德标准是对待身边人,对待自己人的。
在他的眼里,汉奸,侵略者不算人。
一切都可以利用,利用完之后再舍弃掉的。
如果不是李清微三令五申,让他严明军纪,不然他手下的部队们就会变成一支“虎狼之师”。
相对于李清微主张的“百姓军队”,他更倾向于以暴制暴。
充分渲染那些受压迫之人对蒙古人的愤怒,把他们的愤怒和复仇的怒火勾出来,然后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诸葛青云在跟李清微在战后的最后一次“平等”闲聊的时候,曾经说起过,李清微的性格偏向于“晋文公”“刘皇叔”,而他则是“商鞅”“张仪”。
虽然在诸葛青云的眼中,李清微的行为有的时候显得有些“幼稚”,但他却愿意去守望他的这份“幼稚”,正如同他的祖先诸葛孔明与刘备一样。
当初在荆州之时,诸葛亮屡次三番的劝谏刘备趁着刘表亡故,趁机夺下荆州。但刘备坚守着他心中的大义却没有做这乘人之危之事。
而在火烧新野之后的“携民渡江”,诸葛亮也屡次三番的劝谏刘备,轻骑快马趁机夺下襄阳江陵,而不要把兵力浪费在掩护老百姓转移这种事情上。
但是刘备依旧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依旧是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言论。
以前诸葛青云还是有些不太理解自己的祖先为什么要辅佐这么一个“迂腐”的人。
但他遇到李清微,真正坐在了祖先的位置上,他才终于理解那种心情。
或许这个主公“很傻很天真”,但他却是真正为天下人着想的。
随着汉中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汉中的蒙古兵们开始了纵兵抢粮,他们不但抢百姓的,还抢其他汉军的,毕竟“劫掠”是他们的“文化传统”。
这让这些时日里积压的矛盾,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但尽管如此,依旧没有真正爆发冲突。
不过矛盾的种子已经开始破土而出了。
段云仙派出潜入城内的灵鹫宫高手们,联系上了几支断粮的汉人军队,而且说的还是诸葛青云之前给他们的投降条件。
而且还跟他们说,如果他们现在投降的话,当居首功,不但不追究他们以往的责任,那么还可以得到奖赏。
加上这段时间蒙古人对他们的敌视,还有饥饿的威胁,加上“加官进爵”的利诱,这几支汉人军队的校尉索性就把心一横,准备造反了!
这天入夜之后,他们集合了自己的队伍,然后击杀了城门的守卫从城中逃了出去。
而夜晚守城的是汉军,知晓他们也是为了活命,也没有多加阻拦,只是象征性的放了几箭,然后就放他们离开了。
之后诸葛青云的人跟他们接上了头,而且按照之前约定的,给了他们粮食,让他们接受了唐军的改编,之后他们便被派回了长安城先行休息,之后混编入其他的唐军之中。
不过诸葛青云也留下了一部分人,从而开始下一阶段的心理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