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多少有些不高兴了,直接开口反驳了江渊。
换做其他人,这个时候,就会识趣的认错,可江渊并不是普通人,他并没有害怕,也没有因为皇帝不喜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陛下,臣当然知道陛下是何想法,在北宋时期就有官制小报出,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而后管制略松,民间有商人勘发之,两宋时期,书生干政,抨击朝政的事情屡出不穷,让国家长期处于内耗之中。”
“被南宋朝廷加上“撰造浮言”、“乱有传播”等罪名,受到严厉查禁。宋以后,大明建国之初也出过类似小报的出版物,时人称为小本、小钞或报条,在永乐年间被查禁,此乃霍乱根本这道,不可任由勘发,朝廷应禁止,万万不能背道而驰啊,陛下。”江渊朗声说道。
此时的官报也是存在的,是类似于一种自上而下的官文颁发下去的,不过这些消息都属于官员之中流传的消息,是不能将官报的内容外泄的,即便是一些小事,你可以用嘴说出去,却不能将这个官报交给不相干的人。
“书生干政,即便没有这个报纸,他也会干政,有了朝廷掌控的报纸,就可以在上面对国政大策有详细之概述,就如同这次扫黑,朝廷就可以颁发一次报纸,将朝廷为何抓捕恶霸的原因详细的写在上面,让百姓知道,才能不害怕这些恃强凌弱的恶霸。”
“还有,即便没有这种报纸的存在,小道消息也是漫天飞,新税制的时候是这样,辽东动兵之时也是这样,朝廷对这种流言没有一点掌控力,可若是有了对民间发行的官报,就可以在流言之中,有朝廷说话的一点空间,战乱,灾荒之时,可安民心,也可减少流民,帮助朝廷赈灾,此乃大了利之事。”
江渊接着说道:“陛下,这不就如同张贴的官榜一样吗,同样达到了这个效果,而且也无需花费过多的精力银钱。”
“陛下说兵事,说赈灾,都是可以的,可陛下想过没有,兵事千钧一发,赈灾也是刻不容缓,朝廷哪还有心思,在赈灾之前,在动兵之前,些一篇好的文章而后在勘发数万份,甚至数十万份,在经过诸多的手段,到了百姓的手中,告知百姓,这要多少人力,就算朝廷有心能够办到,可百姓他愿意听吗,兵荒马乱之时,冷冻挨饿之际,百姓什么都不会听的,他们只会看到自己看到的事情,而不会去相信那一张对其无用的纸张”
“陛下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对其的挂念,陛下心怀百姓的仁慈,可欲速则不达啊,陛下,百姓识文断字之人能有多少,官榜之上,尚有小吏讲解,报纸之文,谁来细说啊。”
朱见深听着江渊的长篇大论,脑瓜子又嗡嗡的了。
自己说不过他。
他说的有点道理。
到了最后还pua一下自己。
自己跟他的对话,仿佛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而对方却是一个实干者。
不过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朱见深迅速的调整了呼吸,而后看向身边的小太监说道:”快,快去请徐有贞前来。”
妈的,我有点说不过你,我找个能说的来。
小太监闻言赶忙遵旨下去。
小太监走后,朱见深感觉这一幕好熟悉,这不是孙猴子打到凌霄宝殿之后,玉皇大帝说的话吗?
想到这里,朱见深不由苦笑一声,而后看向江渊:“江尚书,你先不要着急离去,待会,朕也问一问徐有贞,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是,陛下。徐都御史在南方督办新税制多年,当然知道,民间需要什么,臣觉得徐都御史绝对不会同意,可是徐都御史,又是一个聪明人,若是他知道,开创官报是陛下的主张,他定支持官报开创,并且还有一连篇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说出口来。”
朱见深听完江渊的话后,知道他在激自己,不过朱见深并未在意,在他看来,徐有贞还是有一些前瞻性的,在听完自己讲述的利处之后,肯定会支持开创官报的。
“江尚书,是在激朕,好,待会由你自述,就说,这开创官报之言,是由三省经略王文给朕上的奏章,而后,朕言及开创官报之利处,再由徐有贞详说一二,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