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双手捧着锦绣圣旨,身后跟着礼部的官员詹杨,而在往后就是数名捧着国公常服,玉带蟒袍,冠冕等物。
得到张保过了中堂之后,诸多武勋看到了这些备物,心中就已经明了。
这是真的要敕封陈瀛为国公了。
大明又要多一名国公了,再加上前些时间,从安南传来大捷的石亨,大明弄不好会在数年内,再出现一名国公。
国公爷的诞生,就是一个国家崇尚武力,对军事看重的一个显着代表。
而陈瀛现在还执掌着武勋司,这个管理武勋子弟的场所。
以前是一人努力,后世子孙都可以免于奋斗,武勋司的成立,就是表明朝廷不想养一帮闲人。
而这种得罪人的事情,陈瀛做起来,也丝毫没有压力。
张保踩着红毯,到了祭台之前,而后高声喊道:“陛下有旨意,泰宁侯陈瀛接旨。”
陈瀛听到之后,便朝前走了两步,跪下身去。
而随着陈瀛跪下,诸多武勋也纷纷下跪。
等到陈瀛下跪之后,张保也开始了宣读圣旨。
圣旨上面列举了陈瀛多年的功劳,以及对陈瀛在京为官多年,为大明朝做出的贡献。
皇帝陛下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气宇沉毅,饮啖兼十人,临事决机,不动声色,数十年勤勤恳恳,历经数次大战,战功彪炳,居于京师,督练三军,为国之柱石,迁为宁国公。”
等到宣读完旨意之后,张保脸上的严肃也转变成了柔和的笑容。
“宁国公,接旨吧。“
陈瀛闻言站起身,极为恭敬地从张保手中接过圣旨,而后将其放到祭台之上,享受香火。
随后,身后的小太监们便将皇帝陛下赏赐的物品,都放到了祭台之上,圣旨的旁边。
“张公公里面请。”
“宁国公,老奴在宫里面还有些事情,就不久留了,陛下说了,今日可以不用入宫面圣谢恩,先跟你的老伙计们吃吃喝喝,畅谈一番,明日再入宫谢恩,也不迟。”张保轻笑着说道。
陈瀛摆了摆手:“张公公,谢恩还是要在今日的,这样才合君臣规矩,劳烦张公公入宫朝陛下禀报,下午的时候,臣求见谢恩。”
陈瀛说的话,张保很是受用,当下朝着陈瀛拱了拱手说道:“那老奴就先告辞了,礼部的詹侍郎也到了,贵府的改制也都由詹侍郎负责。”
“张公公慢走,谢过张公公…………”
等到张保离去之后,武勋前来道谢的人就围住了陈瀛。
你一言,我一嘴,让陈瀛陷入了忙碌中。
陈瀛心中清楚,皇帝陛下让自己成为宁国公,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功劳真的达到了封赏国公,而是现阶段的大明,皇帝陛下需要自己成为大明的国公,来压制以石亨为代表的骄兵悍将们。
自己跟石亨对抗,朝堂皇帝都有有后退的地步,可要是让皇帝陛下亲自出面压制石亨,一次两次之后,石亨也必定走向覆灭。
石亨倒台,石彪也会受到影响,其麾下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会受到波及,这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心中明白亮堂,所以陈瀛是不可能产生骄纵的心理。
即便在众多的称赞声中,也能保持本心。
虽然陈瀛是这样想的,可也不是朱见深升他为宁国公得主要原因,压制石亨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陈瀛确实劳苦功高。
在兴国郡王张辅,平汝郡王朱寿两个人去世之后,陈瀛凭借着一己之力,让五军都督府保持住他得尊严,不至于在于谦当朝,文官体系兴盛得高峰期,让五军都督府丢掉属于他得权力。
这就是最大得功绩之一。
虽然陈瀛低调,可受封宁国公这种大事,他想要低调处理,属下不会同意,同僚也不会同意。
当下盛情难却,必要的庆祝还是要有的,陈瀛当着诸多武勋的面,将庆祝的日子定在了月尾,在家中设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