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官员委屈不满的奏章如雪花般飘向皇帝陛下。
朱见深看到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两边的官员职务,职责高度重合,都有尚书,都有侍郎,可一个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却是虚的,不放在一起,南京的官员还能兼管着一部分的江南事务,可现在放到一块去了,他们所剩不多的权力,存在感立马荡然无存。
但凡你能力出众,又深谙朝堂之事,在这个时候,就应该保持沉默。
可这些官员纷纷给皇帝写奏章,说自己没什么事情干,不就是把皇帝默许知道的事情,放到了台面上来了吗,若是之前,财政健康,糊里糊涂的在过几年,也是很有可能的,但现在官员过于臃肿的问题也直接摆在了朱见深的御案之上,而且事态的继续发展,也迫使朱见深要早一点做出决定。
臃肿的官僚体系在某种方面来说,阻碍着大明前进的脚步,但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制度下面,朝廷需要很多的官位,给予那些读书人。
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朱见深最初选择的是默许,只要新税制能够推行下去,留着南方的班底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现在南方官员们上奏,跟着皇帝来的京师官员都有所耳闻,他们也不乐意了。
玛德,老子都累死了。
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百姓的安宁,天天起早贪黑,都瘦了好几斤了,你们这些家伙,白白拿着工资,不偷偷的乐,还敢倒打一耙,告状,这不就是得了便宜卖乖,你想一只手抓着鸡,另一只手还想去抓鸭,这不是扯淡吗。
当下,从北方来的官员,也开始上奏痛斥官员重合度太高,太过臃肿。
当然,北方这些官员之中,也有一大部分都是南京的人,可他们在这个时候,并没有为自己家乡的未来考虑,都是同仇敌忾,与南方的官员针锋相对。
在近一段时间内,南京城的治安问题受到了很大的考验。
在茶楼,酒楼总能见到一群人们互相辱骂对方,甚至大打出手,而这些大打出手的人,竟都不是地痞流氓,全是当年满腹经纶的读书人。
巡城兵士过来制止,抓人 。
惊讶的发现,骂人最难听,含娘量极高的那个是都察院的御史,听说跟徐都御史关系特别好。
冲上去打人的是兵部的,听说,在辽东干过好几年的知府,在蒙古扫过边,杀过人,是个狠人啊。
参与打架斗殴的竟然全都是四品以上,年龄超过五十岁的官员。
士兵拉着打的起劲的老头子,人家上来就是一句:“本官乃大明户部右侍郎,你们休要过问,看老夫我好好的教训一番这些吃白饭不干活的家伙。”
让带队的把总百户一脸茫然,也不敢抓人,只能将其分开。
事态发展的越来越离谱了。
他们从最开始的不期而遇,变成了如约而至,他们竟然开始约架了……
真的是跟那些流氓一样约架。
谁不去,谁孙子那种话用特别文邹邹的方式喊了出来。
约吗,不约,便是乳孙。
到后面,真打起来了,又是何人打吾,便为乳孙。
刚刚祭祖不到五天,南北之争的闹剧开始了。
而这种撕裂感,在皇宫之中的朱见深也很快就察觉到了,他清楚若是不尽早解决,会出大事的。
当然,这些文官们的意气相争,武勋是感受不到的,什么事情啊,又不是抢你的老婆,掘你家祖坟了,不就说了两句吗,至于搞成这个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