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后记(一木有子)_八十二回 (中): 宋高宗悬而未决藏私心 岳鹏举率性而为戳腌臜(2 / 2)_天龙八部后记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八十二回 (中): 宋高宗悬而未决藏私心 岳鹏举率性而为戳腌臜(2 / 2)

准确地说,高宗也并非一无是处,他若无皇位上的担忧,高宗还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自即位以来,到秦桧再度复相,历时十一年,赵构大体上做了五件大事:一是对旧臣、新臣、降臣的改造。应该说赵构在这一点上还是有一定气量的,无论是前朝老臣,还是迫于压力而投降金人和伪齐的降臣,赵构没有打压,各按其职,为我所用。

二是建立一支以岳飞、韩世忠、吴玠为首的抗金力量。虽然说在赵构登基初期,以宗泽、黄潜善、汪伯彦、杜充辅政功臣,将危如累卵的宋朝支撑下来,也逐渐在形势的变化中淘汰了黄潜善、汪博彦之流;逐渐认识到张俊、刘光世、王彦、杜充之流不可大用。

二是安抚失散流民,恢复生产,发展江浙一带商业,支撑江南小朝廷的财力。中原之地十室九空,余下百姓皆为伪齐统治,赵构在群臣的辅佐下,将逃难到南方的中原百姓,以及被割据实力掌控的流民,安置在两江沿线,将中原农耕文明带到南方,使江浙地区农、桑、手工业得到极大发展。

三是重点统制两江两湖川黔之地,平定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后方。平福建范汝为之乱,剿灭洞庭钟相杨幺之乱,基本稳定以临安为中心的大后方,为南宋延续一百多年奠定基础。

四是建立各种典章制度,使遭受战争破坏的混乱局面得到有效的恢复,立足于守与战的格局。正因为如此,赵构才保住相当于北宋时期三分之二的版图。

就高宗当时的思想状况来说,摇摆在和与战之间。靖康以后,有群雄割据,也有义军蜂起,如果高宗赵构一味地求和、乞降,恐怕不会这么快收拢数万人马,也不会有人愿意投到他的麾下,去当卑躬屈膝的陪臣。

事实上,当时四分五裂的局面,很快能统一起来,各种政治势力很快能聚合起来,高宗正是看到宋金不两立的民意,所以,他只好举起“抗金恢复”的旗帜,才能将各方势力聚集到一起。

建炎年间,南宋政权立足未稳,金人欲灭之而后快,高宗即便有心乞和,金人也不给他机会,才有了“搜山检海捉赵构”,赵构从扬州一路逃亡福建,直至流亡海上。

建炎四年,金军从江南退出,高宗从温州回到越州,再回到杭州,南宋政权才逐渐立住脚跟,先后出任宰相的吕颐浩、赵鼎、张浚等人,都是立足于守与战的。

虽多次遣使通和,大体上都是从策略上考虑的(秦桧除外),按照吕颐浩的说法是“贻书以骄之”,“示弱以给之”,“出其不意,乘时北伐”。

绍兴二年,吕颐浩请求兴师北伐,绍兴四年赵鼎请求御驾亲征,绍兴七年张浚请求高宗驻跸建康,高宗虽然不十分坚定,毕竟还是同意了,对于岳飞提出的“直捣黄龙”,赵构从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上看,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说,被金人吓破胆的赵构,以及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南宋,他只想苟且偷安,一听说金人遣使通和,高宗立即将“媚奴相”的秦桧推到前台,实施他苟合的勾当。

史书有云:“始,朝廷虽数遣使,但且守且和,而专与金人解仇议和,实自桧始。”意思是:赵构刚开始,数度派遣使者构和,但是,且战且和,而与金人解除仇恨,实施议和,实际上是从秦桧开始,基本符合历史史实。

绍兴九年正月,在秘书省正字(秘书省正字——官职)范如圭的建议下,赵构决定派遣判大宗正事赵士债和兵部侍郎张焘,到洛阳修奉北宋诸君陵寝,以粉饰“和议告成”。

在金人遣使趾高气扬与宋和议的同时,金国国内也不平静,金熙宗刚刚罢免左丞相完颜希尹,继任左相完颜宗隽、完颜宗磐、完颜宗昌(挞懒)结成死党,专横跋扈,严重威胁到金熙宗统治地位。

迫于无奈的金熙宗,再度任命足智多谋完颜希尹为左丞相,他与完颜宗斡、完颜宗弼等劾奏完颜宗磐私通宋朝,并以朝会的名义拘捕宗磐、宗隽、宗昌。因为,完颜宗磐手下降将吴矢谋反失败被处死,事情牵强附会于完颜宗磐,借机处死宗磐、宗隽。

随后,完颜宗弼(金兀术)领兵弛至燕京,囚禁了宗磐弟宗孟等。又以金熙宗之命,徙完颜昌为燕京行台尚书左丞相,杜充为丞相。完颜昌大怒,决定反叛,在与金兀术的对垒中败下阵来,南归不得,于是北走沙漠,逃至儒州望云甸时被金兀术擒获,囚禁祁州元帅府;八月,完颜宗昌被诛。政变后,完颜宗斡升任太师,完颜宗弼为都元帅,掌握了军政大权。

金元帅府下令沿河置寨,防民渡河南归;凡南归及渡人者均处死。在尝到掠夺大宋丰厚财物甜头的大金,派出女真万户呼沙呼北攻蒙古部落,由于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凶勇彪悍蒙古部落趁势追击金军至上京西北,大战于苦海岭,金人在蒙古人面前初尝败绩,这也是蒙古部落第一次反抗女真人,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逐渐形成。

绍兴九年五月,金人以河南之地还归南宋,被西夏国王乾顺授为鄜延岐雍经略安抚使的李世辅,劝部下南归入宋,从者二千余人。靖康之难时,金人攻破延安府,李世辅父子被俘,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父子假意投降,再图密谋反叛,由于不慎走漏了消息,父亲李永奇被杀,李世辅逃往西夏,李世辅向西夏皇帝乾顺借兵,攻破延安府,将仇人剖腹挖心,祭奠父亲和一家三口。得知李世辅愿意回归南宋,高宗赵构派遣签书枢密院事楼炤至延安府,以书招李世辅归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