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起身,向周围拜了一圈。
“大王,诸位前辈,郑国之事单靠墨门,恐怕不能短时间内解决,还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
面对这种请求,众人岂有不应之理。
“你说!”
“你尽管说!”
小墨答道:“首先是舆论攻势,我需要孔先生发表文章,刊行天下。”
孔黑子顿时面露难色。
不是不想帮忙,而是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虽然跟天神不对付,但也不能昧着良心说神粟颗粒无收之类的吧。
“墨家小子,只要实事求是,某愿为你摇唇鼓舌!”
小墨笑着说道:“孔先生只需发表一篇《谷桑之争》即可,这种小文章,对先生来说易如反掌。”
孔黑子哈哈大笑。
确实不难。
谷桑之争,由来已久。
天下诸国,为了多获取财富,通常会鼓励甚至强迫百姓在房前屋后以及空地上种植桑树。
当这些地方都占完了,种满了,就只能将农田改成桑田。
对于此事,百姓通常是不乐意的。
因为桑树长大得好几年,这几年时间里,没有任何收成。
其次是养蚕很累,非常累。
关键时刻,甚至几天几夜不合眼。
而最终的劳动成果,都被官府拿去了。
官府收购生丝的价格通常极低极低。
而且必须卖给官府,不得高价卖给外人。
养蚕制丝确实挣钱,但老百姓挣不到这个钱。
除此之外,种植桑树必然挤压稻谷的种植面积,减少稻谷收成。
老百姓就指望这些粮食糊口呢。
一旦遇到点天灾,收成减少甚至颗粒无收。
老百姓要么饿死,要么逃荒。
而绝大部分是饿死在逃荒的路上。
所以,哪怕百姓明知道种桑养蚕很挣钱,却依旧坚持种稻谷。
因为种桑,有99%的机会发财,只有1%的机会饿死。
然而,即便发财,也是昙花一现。
官府有一百种方法让你迅速返贫。
而这1%的饿死概率,绝对是全家饿死。
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一个不留。
官老爷、富贵人家能扛得住这1%,他们不在乎。
而穷苦人家,铁定扛不住。
所以,活下来的百姓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
想不挨饿,就种粮食。
想不断子绝孙,就多种粮食。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除了粮食,其他一切都是泡影。
吹得越大,炸得也越快。
孔黑子灵感不断,腹稿也酝酿了三五十行。
他拱手向小墨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