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并没有平白消失。
只是被沿途的人们吃掉了,消化掉了。
这个“利”养活了太多中间环节,令他们子孙繁茂,公侯万世。
而产生“利”的农民食不果腹,家破人亡,断子绝孙。
小墨按住小驷,转身看向三郎。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
三郎心中一咯噔,“难道这还不是全部?”
小墨呵呵一笑,“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吧。”
三郎嘴唇蠕动,却一句话都说不出。
小墨还没开始讲,三郎胸口就已经抽搐的疼了起来。
“刚才给你说,我家交粮的事,现在再给你说一下地方官吏收粮的事吧。”
“官府的文书往来、命令传递,以及日常粮秣调拨,都需要用人,对不对。”
“既然要用人,肯定得产生花费,无论是赶路的花费,还是食宿的花费。”
“这个花费,要么官府拨付,要么就是办事官吏自己想办法。”
“怎么想办法呢?在哪想办法呢?”
王家三郎不傻。
听到这话就明白,这个“办法”只能是老百姓。
上面的官吏需要招待,需要吃喝。
但是人家公务紧急,肯定不会坐在那里傻等。
只能是本地官吏提前准备一笔钱,预先支付,后面再去找老百姓“筹措”。
至于筹措过程中多了少了……
不,只会多,不会少。
“巨子,此言差矣,官府肯定不会放任他们虐民害民,必然用律令禁绝此事,所有差旅花费统一由官府负责。”
小墨点头,“没错,你说的很对!但是想让官府负责,就得有凭证,对不对?总不能空口白牙领钱吧?”
“所以,就需要差旅地出具文书,或者其他凭证,拿着这个凭证回来报销。”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我所在的官府和你所在的官府互相交换一批文书,然后各自报销领钱呢?”
“为了多领钱,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公事往来?人去不去都没关系,只要凭证到手就行了。”
“巧立名目,一直都是官吏们的拿手好戏,这个绝对难不倒他们。”
“再者,平头老百姓连衙门口朝哪开都不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发现这些猫腻,就算发现了,抓了关起来或者弄死就是。”
“上官就算察觉到不对,可是拿出一笔钱孝敬孝敬,他又能说什么呢?”
“反正花的不是衙门里的钱,而是隔壁县的。”
“上官只会夸奖手下生财有道,不取民分毫。”
王家三郎牙齿咬得咯咯响,这不就是官场版的“易子而食”吗?
虽然小墨一直都是“假如”、“假设”,但三郎知道,这些事情合情合理,更不可思议的是,它还合法。
现有的官僚系统,根本挑不出毛病。
借此得利的,是整个官僚系统。
由小见大,地方衙门里有这种“公事公办”,军中就没有了吗?其他的圈层呢?
小墨呵呵一笑,“你以为这就是最可恨的?”
“难道还有更可恨的?”
王家三郎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