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对实验结果有相当大把握的吕永昌,看着实验区域内呼啸而过的粗大黑线,也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一道,两道,三道!
短短一瞬间,三道最高威力的空间裂隙狠狠地劈在了深邃的屏障之上!
撑住了!
看着依然正常运行的空间护盾生成装置,吕永昌眼中闪过了一丝喜色。
五道!十道!
测试的强度再次上升一个台阶——数台备用的空间裂隙生成装置也加入了“战场”!
整整十道空间裂隙接连劈在这层光滑的屏障之上!
砰!
“滴!滴!!滴!!!”
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响起,爆炸的火光在全息投影中一闪而过。
极限测试下,护盾生成装置成功过载。
但它仍然完美完成了预定的目标——抵挡超过十道空间裂隙的攻击!
当然,护盾生成装置虽然已经过载报废,生成的空间护盾却没有立刻消散——空间的自我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空间护盾其实还留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
数次测试之后,空间护盾的首次试运行实验终于宣告圆满结束。
各项测试数据也清晰地呈现在所有院士的面前。
实验很成功,空间护盾的真实防御能力甚至超过了理论数值——科研人员并没有将空间护盾被击破后的“残骸”计算进去。
不得不说,难度越高的科技,势必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
【空间护盾】的出现,险些淘汰了原有的护盾体系——理论上来说,它不仅可以抵挡空间类攻击,更可以抵御常规武器的打击。
测试结果也是如此显示。
无论是激光武器之类的能量武器还是电磁炮之类的动能武器,它都有不错的防御效果。
但它的自身特性,却注定了其无法彻底取代传统的护盾。
其一,空间的自我修复效应。
如同空间裂隙一样,空间护盾生成之后也会缓缓消失。
当然,持续对其施加大统一场可以长时间维系它的存在,但……这个时候就要提到它的第二个特性了。
空间护盾的双向拦截特性。
其实很容易理解。
作为一道变相的空间裂隙,你不能要求它还能具备敌我识别能力——它不仅可以阻挡外界的攻击,也可以阻挡从星舰发出的攻击。
它就像是一个坚硬的乌龟壳,不能进,也不能出。
这名舰长,想必你也不愿意在战场中当一个只能挨揍的活靶子吧?
因此,【空间护盾】被设计成了一款瞬时触发型的护盾。
当探测装置检测到星舰即将遭受空间类打击或者大规模常规武器的打击时,舰身受击区域就会瞬间形成一道【空间护盾】。
完成防御任何后,【空间护盾】便会在周围空间的自我修复效应下逐渐消失。
在这期间,它甚至还能发挥不少余热,为战舰抵御不少后续伤害。
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