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珍贵,我耽搁不起。
可刚抬腿,我又顿住,回过头,仔仔细细的看着那黑色岩石。
涓涓细流,从那山岩的左右两侧流淌而下。
看见这水流时,我愣住了几秒钟。
按道理,这么低的温度,怎么可能还有流水?
金鱼水是因为生气凝结,本质上不算是水,我身上携带的矿泉水都已经结冰了,只能嚼雪吃。
此地的两条水流,源头是岩石上方,那里又刚好被峰顶的雪盖住。
水流就从雪和岩石的交接处淌出。
“虾须……”我低声喃喃。
心脏,忽而狂跳了起来。
五绝地书的定穴方法中,还有一种法子,叫做两仪定穴法。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譬如山水为一体时,地理以山为阴,水为阳。
龙有阴阳分度,穴亦有阴阳分度。
穴之太极凸起为阳,瘦而下陷为阴。
我心头又是一震。
快速从侧边的路返回,我重新到了山顶。
自边沿看去,顶部呈现微微的斜坡,聚拢在中心处,呈现凸起的点。
一时间,我心神的震动更强烈了。
这里,就是穴眼?!
至少,如果用两仪定穴法,这里就是穴眼所在!
只是为什么,如此之大风水之山,并没有出现天光下临,地德上载的景观?
如果不是刚才的巧合,雪块塌陷,出现了虾须的情景,我就错过这峰顶,去别处寻找了……
到时候三四天都会打了水漂……
思索了几秒钟,我想到了另一个缘由。
太极之处凸起,代表此山生气为阳,并不能完全说明,这里就是穴眼,只能说明,穴眼就在附近。
而在两仪定穴法之中,立穴处才会出现口角,虾须,蟹眼,金鱼。
这就意味着,实际上,那块岩石才是穴眼!?
我又匆匆回到了岩石之前。
打量了岩石半晌,我又发现了一些细节。
整块岩石,是微微凹陷进去的,两侧稍稍往外延展,以至于岩石是往里弯曲。
这就是口角!
而在岩石左右两侧,各有一处凸起的角形。
这是蟹眼!
岩石正中心下方,虾须流淌下来的水,从两侧汇聚而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
那水潭约莫巴掌大小,极不起眼。
若非是我刻意靠近去找,压根找不见……
在那巴掌大小的水潭中,寄生着一尾拇指大小的金鱼,指甲盖大小的蟹,以及半透明的虾。
我喉咙发干,仰头看了岩石许久,尤其是后皇姊山那几个字。
怪不得,这山岩没有出现异象。
它竖在这山顶左侧,月华和星光根本照射不到这里,只会从旁侧洒落。
又怎么出现异样?
只不过,穴眼就在这里,入口又在什么地方?!
按道理来说,这岩石就是入口。
可这么大一块岩石,人怎么可能钻进去?
仔细的看了许久,我没有看出来缘由。
强忍着心急,我在原地踱步,思索五绝地书的内容,想着对策。
鬼使神差的,我往左侧的山峰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