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领命而去。
杨廷和行礼:“臣告退。”
“且慢。”
朱厚照喊住了杨廷和,言道:“科举阅卷,这一次朕希望内阁也加入其中。”
“陛下,内阁也审阅试卷不合适吧?”
杨廷和皱眉。
自家儿子杨慎还在考场呢,虽说考卷有抄录有糊名,自己也不知道哪个是儿子的考卷,但毕竟对杨慎的文风很熟悉,一旦识破了,那这试卷还批不批?
再说了,自己当阅卷官,哪怕是其中之一,也很容易被官员抓出来弹劾,说官场勾结、儿子作弊……
本身就是内阁大臣,避嫌还来不及,怎么能去当阅卷官。
朱厚照走至御案边,拿出一份册子交给杨廷和:“不仅内阁大臣,还有刘忠、靳贵,你们可都是饱学之士,朕信得过,只不过这次阅卷方式不同于往日,你们回去好好研读一番。”
杨廷和打开册子看了看,不由地皱眉:“陛下,这……”
朱厚照点头:“按照这办法做吧。”
这一本册子,改变的是阅卷方式,以前阅卷时,阅卷官评判出中或不中,中就留在左边,不中丢右边。
比如有一百份试卷,两个阅卷官各自阅五十份。两个考官看过之后,这个考官认为中的有十个,不中的有四十个,那个考官认为中的有二十个,不中的有三十个。
这个时候两个考官需要交换,你看我那五十份,我看你这五十份,两个都认为中的,那就确定下来,不再讨论。
可问题是文章这东西主观性很强,他觉得好,妙笔生花,拍案叫绝,简直是人间好文章,这李白杜甫来了也比不过他,可你接过来一看,我去,写的什么玩意,辞藻华丽的背后,啥都不是,毫无营养可言嘛……
不过,另一个阅卷官资历比我老,看书比我多,后台比我硬,他觉得这文章好,我非说这文章是垃圾,这他娘的不是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这水平也就这样。
这样一搞,日后铁定给人穿小鞋。
如果我选中的,他非说垃圾,我要不要争取,告诉他,这文章好得很,写文章的有大才?
文无第一嘛,谁也不好说服谁。
这个时候就需要妥协了,你妥协,你不甘心,我妥协,我也不乐意。一起妥协,那就点中排名靠后吧。这样一捯饬,麻烦很多,甚至这阅卷官办完事之后,两个人就此决裂,从此之后,你斗你的,我踩我的,山高水长,咱们手底下见真章……
阅卷制度本身有缺陷,是因为参与的人少,拿主意的人少。
朱厚照决定稍微修改下规则,虽然还是有缺陷,但至少让缺陷少一些,而这个方法,那就是增加阅卷人数,同时,引入打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