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真的很简陋,从洞外一眼望进去,除了一张三米长的土炕,只有一台一米五长的黑色横柜和两个高脚凳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窑洞口一大多半也是砌起来的,上面开了一个一米五的大窗户,窗户玻璃暂时是没有的,只能用厚实一点的白纸糊着,这就是这年代著名的窗户纸。
门是侯小歌从空间里弄的黑木板钉成的,也就一米宽。
如此就是一个窑洞的所有布置了,但终归是个家了。
等院子都平整好后,小孩子们开始在院子转着圈疯跑。
王麦苗和大姐侯夏竹一脸欣喜的东摸摸西瞧瞧,一旁过来帮忙的小姑和大伯两家也是既高兴又羡慕。
“大伯,小姑,这两个窑洞也都有炕,最近你们的窑洞还没挖好,就先住着。
还有厨房,等你们的窑洞弄好后在搬过去。”侯小歌见大伯和小姑两家人都是一脸羡慕,笑着邀请道。
“行,那俺们就不客气了,等这一阵子农忙过去了,就抓紧挖窑洞,争取赶在冬天前也有一个像样的家。”大伯还没说话,小姑就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见小妹家都开口答应了,侯养民也笑着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没办法,小姑侯翠萍家说白了也就两个壮劳力,孩子却有三个,一个四岁,两个八岁,还都是拖油瓶。
两口子手里虽然有一些家底,但小姑父周新民每天要跟大伯还有村里人出去干活赚钱补贴家用。
这样家里就剩下小姑一个人带着三个娃挖窑洞,即使小姑父晚上回来加班挖,大半个月下来也才挖了三米深。
这点深度说实话刚够遮风挡雨的,压根就不算个家,晚上居住还得注意家人安全。
大伯家能好点,侯养民出门打零工干活,家里四个孩子也都是半大小子的年龄了,干活也有力气,再加上侯养民晚上回来帮忙,大半个月下来已经挖出了一孔窑洞。
但这孔窑洞也没盘炕,也没有砌门墙,三米宽的窑洞口是敞开的,四周院墙也没有,和小姑家一样,也就遮风挡雨。
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了,外面的天气开始变冷了起来,柴禾又金贵,众人晚上睡在窑洞里被风吹的经常鼻涕就没停过。
“大伯,小姑,最近这农活也没多少了,工钱也就和俺开的差不多,你们就不要去了。
今天大家好好休整一下,下午我就准备开始卤肉,明天你们就等着做生意吧!”侯小歌笑着说道。
“卤肉,那真的是太好啦!”二欢已经兴奋的跳了起来。
一旁的侯养民和周新民听见后脸色也是一喜,做买卖到底轻松啊!还稳定。
其实到了十月中旬,农活已经不多了,最近侯养民和周新民都是去火车站当搬运的力工,一天也就二三毛钱。
这钱看起来不少,一个月下来能挣不少大洋打零工,但他们是零工,有今天没明天,收入实在不稳定。
别看赚二三毛不少,干搬运都是重活,吃不饱没力气干活,所以近一半都吃了饭了,一天下来能剩个一毛钱都算好的。
但就这一毛钱也能卖六斤多红薯或者一斤半面粉,已经可以供养一个家庭了。
所以力工的活也很抢手,没错,真的是抢手,干活也是要抢的。
刚开始南家沟的村民在火车站和货运站趴活,可是没少干架,头破血流都是常有的事。
好在南家沟村上百个壮劳力心齐,手里还有几杆家伙事,把挑事的其他难民队伍和收保护费的小黑帮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