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他这次一去半年的时间没见到孩子,便抛开心里的杂念,笑着朝母子三人走去。
两个孩子已经会认人了,看着朱瞻基很是陌生。弄得他有些难受,便抱着孩子好好亲热了一番。
直到孩子该休息了,才让奶娘抱着孩子下去。
胡善祥坐在梳妆镜前卸妆,从镜子里看到朱瞻基蹙眉思索,便道:“你这是怎么了?”
朱瞻基抬头看了眼胡善祥,想了想,回道:“今日皇上提议明年还要亲征,爹不同意,虽说爹没当场反对,可按着爹的性子,明日估计还是会上折子反对的。我这不是担心爹又惹恼皇上嘛!”
胡善祥想了想朱棣的性子,便知道朱瞻基为难在何处了。
纵观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明朝并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朱棣亲率的数十万大军,雷声大雨点小,被草原铁骑溜了个结结实实,追不上打不着,数十万明军无功而返。反倒是明朝方面为了这五次御驾亲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让明朝吃了大亏。既然如此,朱棣为何还要连续五次亲征蒙古?
朱棣勇武刚毅、是有些好大喜功在骨子里,喜欢用丰功伟绩来粉饰自己。每次出征,前呼后拥,极尽排场。不管出征有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都会被歌颂一番,“威德所加,不远过汉高哉?”、“乘舆所至,盖汉武唐宗所不到者。”这些夸赞让朱棣有些沾沾自喜,难以自拔了。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朱棣得位不正,不是正统的继位,他急需要一些“壮举”来粉饰自己,让史书能够尽量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正如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用“贞观之治”来掩饰自己的“玄武门之变”。
修“永乐大典”有这方面的原因,五征蒙古更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朱棣所做出的贡献不言而喻。只是五征漠北这件事,只能说是展现了朱棣的雄才大略和军事天赋,但对大明王朝而言,除了劳民伤财以外,又能有何实质意义?
可就是因为大体知道朱棣的想法,有些事便知道劝不了,也没法劝。
这事是个死结,她也解不开,也没人能解开。于是劝慰道: “这事不好确实难办,既然劝不了皇上,那便不劝就是了!不过,太子爷那儿,只要把他的担忧说清楚了,做到该有的臣子本分就好。至于皇上也自有他的想法,太子爷也不能让皇上按着他的想法来行事不是?不然就是僭越了,想来太子爷又不是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他也只是担忧皇上的圣体而已嘛!”
朱瞻基没想法胡善祥倒是看得如此分明,叹气道:“也只能如此。”
可他心里忍不住冒出了另一层担忧,踱步到胡善祥身后,盯着镜子里她的面容试探道:“你倒是看得清楚,皇上的心思你怕是也有所猜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