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好银钱后, 徐氏又把它们装回到荷包里,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塞到了炕席底下。
看着眼前一人多高的青砖院墙和朱红色的院门,徐氏心里顿时升起一股莫名的自豪感,她朝正屋房顶看了看, 心想, 等上了梁, 再把屋顶瓦片盖上,这房子就算全部完工了。
“嫂子嫂子!”。
听到小姑子叫门声,她赶忙跑过去打开了院门。
“哎哟,你咋又拿东西过来啦?”见小姑子手里提了一个篮子, 徐氏轻声斥责道,这三天两头地往外拿东西, 到时候要是惹妹夫不高兴了可咋办啊。
刘氏自然知道徐氏在担心啥,她忙笑着说道:“嫂子你就甭担心我了, 这些可都是你妹夫让拿过来的, 再说也不是啥精贵东西,你看, 就是两块豆腐和几个鸡蛋而已。”说着, 刘氏把篮盖掀开给徐氏看。
这段时日刘氏每天都会来村西头一趟,盖房造屋可是大事, 如今侄女和侄女婿不在家,她这个当姑姑的当然要多帮衬着些了。
老刘头正扛着锄头从菜地里回来,看到自家妹子又拿了白嫩嫩的豆腐过来,他放下锄头笑道:“还是我家妹子最好,晓得哥哥爱吃豆腐呢, 嘿嘿!”
徐氏听了, 忍俊不禁, 笑着对刘氏说道:“你哥这是在说我虐待他呢。”
“哪能呢,我嫂子对哥哥可好啦。”刘氏把篮子递给了徐氏,接着说道:“昨晚临时泡了五斤豆子下去,本想今天早点起床做豆腐来着,谁知居然给睡过头了,没想到等我起来去厨房时,大栓兄弟两个已经在给嫩豆腐沥水了。”
徐氏点头称赞:“大栓和大柱两个都是懂事的,小姑子也算是享儿子的福了。”
“是啊,这两个孩子都有孝心呢。”听到徐氏的话,再想到他们对自己的孝顺劲,刘氏脸上满是欣慰的笑。
“哥,一大早你又去菜地啦?”刘氏问道。
老刘头点点头,女儿女婿虽不在家,可那溪边的几块菜地他也没让它荒废了。
他拿起烟杆子吸了两口,然后对刘氏说道:“昨日从家里带了好些菜籽过来,刚刚去菜园时,我都撒下去了,等莲芝他们回家来时,那新长出来的青菜正好就可以吃了。”
原先地里那些茄子和黄瓜啥的,前几日他和老伴都摘下来焯水晒成菜干了,改天再让闺女都带到府城去,这样也能省下几个买菜的银子。
听自家哥哥提起侄女他们来,刘氏想了想便开口问道:“也不知道侄女婿考得怎么样了,咋一点消息也没有呢。”
“是啊,照时间来算也应该考好了才对啊,可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徐氏也跟着纳闷。
“哪有这么快啊,这考好了试之后,那官老爷不是还得花时间批卷子吗,再说真要是考中了,咱们窝在这小村子里也听不到信啊。”
话虽这么说,可对于女婿考秀才的事,老刘头还真没怎么放心上,整个安州府可是有不少参加院试的人呢,哪有这么容易考上啊。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不然老太婆准上来掐他。
听了老刘头的话后,刘氏和徐氏齐齐点头,都觉得挺有道理的,府城和这里可是隔了几百里路呢,他们哪里能知道那头的事啊。
想到自己刚刚过来时遇到的情形,刘氏笑着说道:“嫂子,刚我路过柿子林时还听到有喜鹊在叫呢,这老话不都说喜鹊叫好事到吗,想来连它们都知道咱们家过几日会有上梁之喜呢。”
“是嘛,哈哈,那太好了,这喜鹊叫可是好兆头,到时咱们上梁定能顺顺利利的。”说罢,徐氏从屋里拿了凳子出来给小姑子坐。
“嫂子,要不那抛梁馒头都放到我家里蒸吧,这边大灶台还未打好呢,在我那边方便些。”刘氏开口说道。
“行,就放在你那里吧,待会儿我和你哥把面粉都搬过去。”徐氏点头,上屋梁当天可是要用几百个馒头呢,她这边小锅小灶的肯定是蒸不出来的。
大历朝有新房上梁抛馒头祈求屋房永固、富贵长久的风俗。
就是在挂屋梁的吉日,由建房的木匠师傅把馒头从房梁上一个个抛下来,让屋下围着的众人接抢,抢到馒头的人代表沾到了房主的喜气和财气,而新房东家的馒头抛得越多,那么预示着这家人从此越兴旺发达、好运绵绵。
上个月老刘头就找风水先生算了吉日,九月十六,也就是四天后就是新房上梁的好日子,所以再过两天几百个馒头也要准备起来了。
这边刘氏和徐氏姑嫂两个正在商议着蒸抛梁馒头的事呢,而此时村口却策马来了四个县衙的官差,一式的皂色盘领衫,外套一件崭新的红色马甲,一个个都气势逼人,细看领头的那位手里似乎还执着一卷红纸呢。
大热天的,晓金村好些村民都在老槐树下纳凉唠嗑呢,突然见到有衙役过来,不免都有些发怵,心想不会又是来粘贴什么徭役告示的吧。
大伙儿正心里有些发毛呢,就见官差下马之后竟从马鞍旁边的挂兜里拿出一大卷鞭炮来,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这是咋回事呢,那些衙役就把爆竹给点着了。
只听得一阵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声,村民们闭眼的,捂耳的,吓得都不敢动弹。
好不容易等鞭炮声停歇他们再睁眼时,那几名差役却早已上马嗒嗒嗒的往村里去了。
这这这是咋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