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患者睡了过去,麻醉师感到一阵的无语,他刚才甚至生出了一种想法,那就是让患者不要再醒来了。
“这谁收过来的奇葩病人啊?”
“全科的步正阳从门诊收的。”高风说完抄起镜子便捅了进去。
镜子走到右肺上叶的时候,正主出现在了大家视野里面,可以清晰的看到管口有一个向支气管官腔内生长的圆形肿块,有包膜,底部有蒂与支气管壁相连。
“恶性的吗?”一个进修医生拿起手机拍了张照片。
“应该是良性的,平滑肌瘤的概率较大。”高风仔细端详了一下后道,肿块的表面覆盖有正常的黏膜上皮,恶性的一般不这样。
他拿起活检钳夹了几块,几乎没有出血,护士兴奋的说高教授的东西.取得东西又大又好,于是宣告手术结束。
下一个病人就是祝平安,孩子明显有点紧张,躺在那手一直在抖。
“别抖了,你再这样,我一会给你打针的时候我也抖。”麻醉师故意吓他。
“你真是有毛病!”护士骂了他一句,转头安慰了起来病人,“别怕,一会你就睡过去了,一点也不难受。”
由于患者的左支气管已经被不明物堵死,他现在只剩下单肺通气,这种情况下麻醉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麻醉师又摇来一个人帮忙。
无论什么时候,人多总是好事,哪怕是患者最后真有什么不策,抬人去太平间的时候也轻松一点。
当然,这种情况一起被家属殴打的概率也不小。
一般来讲,人的肺功能在20多岁的时候达到顶峰,然后在40岁左右开始下降,祝平安还是个生瓜蛋子,肺功能肯定是不错的,即便是单肺通气,他的血氧饱和度也达到了99%。
这让大家放松了下来。
主气道未见异常,右主支气管即所属各叶段支气管也没有见到特殊情况,但当镜子探到左主支气管下段时,高风的眉头皱了起来,围观的众人纷纷发出了惊呼声。
“哎呦,我的滴妈啊!”
“完了完了,这患者到点了。”
可以清晰的看到,患者的左主支气管下段长了一个丑陋的新生物,上面覆有白苔,看起来凸凹不平,部分区域可见到血管怒张和溃疡出血。
恶性的概率几乎是100%。
高风只是用气管镜对着轻触了一下,顿时,新生物的表面就开始往外渗血。
这提示血供非常丰富。
仔细考虑了一下,高风让护士拿来了一根穿刺针,他决定直接对着病灶穿刺。
这样做跟直接用活检钳夹对比有两个优点,一是出血的风险较小,穿刺针的孔径不大,即便是扎到血管,出血量也不会很大。
二是穿刺针可以取到更深部的组织,这有利于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缺点也有,穿刺针比较贵,一根2000多。
穿刺的过程很顺利,等一切结束才过去了7-8分钟。
在外面等候的家属看到他出来顿时围了上来,“高主任,怎么样啊?”祝平安的父亲问道。
“组织已经取了,下面就是等病理结果。”
“恶性的概率大吗?”他接着问道。
高风沉默了一下,最终还是安慰性的说了一句:“现在多想也没有意义,等结果吧。”
结果自然是毫无侥幸可言的,免疫组化的结果出来后,病理科很快就出具了报告:符合腺样囊性癌,中分化。
祝平安的运气明显不太好,应该说是很差,腺样囊性癌是一种临床少见恶性肿瘤类型,发病率仅为3/1000000,发病年龄多在45-70岁,且多发于小涎腺、舌下腺等,极少发生在支气管。
之前曾有过报道,国内年纪最小的患者是11岁。
这种恶性肿瘤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如果肿瘤没有彻底清除,复发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肿块只是长在左主支气管,一旦主气道完全堵塞,那患者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那怎么办?能不能做手术?”祝平安的父亲非常的焦躁。
手术自然是可以做的,事实上腺样囊性癌获益最大,但风险也最高的便是胸外科手术。
但是外科手术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因为按照传统手术方式,要想根治肿瘤,需要进行开胸手术,手术切口至少要达到25cm左右,还需将病变一侧全肺切除。
也就是说手术是要把左主支气管连同左肺一块切掉。
祝平安才13岁,年纪轻轻就要失去一侧的肺,这对他以后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
就一句话你就懂了,以后啪啪啪的时候他或许只能躺在下面等别人动。
“气管出了问题,就不能只切气管吗?为什么要把肺一块切掉呢!”祝平安的父亲很是想不通。
事实上之前很多医生也想不通,他们做了不少的尝试。但大多以失败告终,病人最终也不得切除一侧的肺组织。
要知道人类气管长度平均为10-13cm,目前尚无人工材料可以替代。
如果由于疾病需要切除气管,那就只能将剩余的气管拼接在一起进行气道重建。
但由于病变位置的特殊性,切除之后气管与右下肺支气管剩余部分口径大小不同,进而导致吻合口不匹配,同时切除部分气管后再次吻合还面临长度不够的难题。
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就只能将一侧的支气管和肺组织全部切除。
“其实一侧肺也不是不能用。”田主任安慰道,只是肯定不是那么够用,特别是当年纪大了以后。但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总比丢了命强。
就在祝平安的父母都已经接受的时候,高风找了过来,因为系统发布了任务。
“畅快呼吸:祝平安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的14岁的生日,在这个时候失去一侧肺未免对这个初中生有点残酷。请想想办法,帮助他畅快呼吸。完成任务可获得技能点30点。”
高风已经好久没有接到系统主动发布的任务,闻言顿时来了精神,他翻阅了不少资料,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田主任,能不能把下段的气管往上提一下呢?”
“这估计不行。”田主任耐心的解释道,要是可以的话他不可能不去尝试,“周围相关的组织、血管、韧带、神经全部都要游离出来,这个太过困难了!”
之前有西方国家的学者特意针对这个进行过临床研究,他们先是在小白鼠身上实验,后来又把实验对象换成大猩猩。
但结果均不尽人意,小白鼠的失败率几乎达到了80%,大猩猩的更高。
2年前一位食管癌气管浸润的患者尝试了这样的手术,当时的患者是没有办法了,他的另一侧肺存在着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几乎没有多少功能,如果这一侧的肺再失去,那患者直接就原地升天了。
为了不让他升天,当时的主管大夫想了很多的办法,邀请了多个科室过来会诊,制定手术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