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化十四年,冬月初八。
早饭过后,贺今行一口气喝完了药,咂舌:“这药怎么喝都是一样的苦。”
携香从他手里拿过空碗,笑着说:“良药苦口嘛,看着是要好些了,今早都没听见你咳嗽。”
“毕竟都喝了三天了。”他见携香踮着脚要拿橱柜顶上的罐子,忙几步上前帮忙拿了下来。
“才三天,还有两副没熬呢。大雪日里冻一夜,不伤寒才怪。”携香停下手中动作,“亏你底子好,还能跑跳。我也不问你去干了什么,但总归身体是你自己的,你要保重。”
她看着少年人点头,知道他是认真的,这孩子向来听得进去话。
但是,她心里叹了口气,低声说:“杨阮咸和赵睿今日午前就能进京。”
“孟若愚的奏表里,杨阮咸是不知情的。但陆潜辛能改斩监候,有人要保他,就说明他不是主使。不知他给出的供词是否牵扯到这两人。”
贺今行想到重明湖泛滥时坚守洪灾一线的杨阮咸,想到夜探稷州卫大营时赵睿的反应,想到引湖口通航记录里柳氏商行的频繁身影,再想到近来种种。
一个陆潜辛,根本不够做出如此滑溜的局。
他聚拢眉拢,一面擦桌案,一面说:“不论罪责如何,他们出了稷州,大概率是回不去了。”
稷州知州与稷州卫的监军两职就空了出来。
稷州不止是中原粮仓,还供着西北边防军的岁粮。
往年不管哪一任知州,在这方面都没出过什么事。
但现今多事之秋,事情从稷州起,又可能影响到西北。他想着留个心眼儿的好,便吩咐携香:“近来多注意朝中想要补稷州职缺的人。”
“好。”后者颔首,顿了顿又迟疑道:“傅禹成那边没盯出什么异常,这老东西日常混账事太多,反倒叫人难以分辨。”
“对他不必太费工夫。”贺今行想了想,说:“可以留意一下他的家人朋友或是门客亲随。”
收拾完厨房,两人一起出去。
晏尘水恰从西厢出来,他腋下夹着两把伞,看起来很高兴。
携香忽然想起来;“你那把伞……”
她说的是嬴淳懿给的那把伞。贺今行摸了摸耳垂,那伞现在还立在他的衣柜里,他小声说:“我找机会还回去。”
“你俩说什么呢?”晏尘水走近了随口问道,分给贺今行一把伞,又笑嘻嘻地提携香端背篓,“携香姐姐也一起去吧?”
“你们去就好了。”携香背好背篓,“我看过好多回了,没甚意思,不如趁大家都凑热闹的时候去捡些好肉好菜。”
“啊,可惜。”晏尘水作罢,“难得张先生也愿意出门。”
携香笑笑,先行出门去了。
张厌深才从东厢出来。他穿了身远山紫的圆领窄袖棉袍,走在清晨的微风里,眼角眉梢都漾着淡泊的天光。
“老师。”贺今行上前欲扶他,他提起拐杖笑说不必。
三人从灯门巷出来,街上尚没几个人影。然而转过街角,进入玄武大街,目之所及便都是三五成群、兴高采烈的百姓。
贺今行与晏尘水一左一右护着张厌深,随着人流涌向永定门。
天色越发明朗,金乌跃出房顶,洒下大片轻盈的阳光。
城门三洞,右侧进城的门洞里驶出几匹黑马,骑手背后插着禁军的黑龙旗,马后跟着跑出一队黑甲步兵。
骑手带着步兵将人群分作两边,自主城门洞伊始,步兵们拉起条索筑起人墙,清出一条两丈宽的道来。
越接近城门,人群越挤,三人干脆在某间闭门的铺子前寻了处台阶停下。
“这得有一个营的人吧?”晏尘水挑起眉毛:“往年都没这么大阵仗。”
领头的骑手打马经过,武服上绣着熊罴,应当是位千户。
贺今行又看着十步一兵的人墙,按永定门到应天门的距离估摸着说:“可能更多。”
百姓们亦是惊讶,继而更加兴奋,各种猜测迅速传开。
一刻钟内,就三人所站立之处,周遭过了不下三种流言。
晏尘水再次感叹:“大家是真的敢说。”
贺今行:“兴许就是要人说呢?”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事之所成,除了‘术’与‘道’,还离不开‘势’。”张厌深两手拄着拐杖,目光掠过挨挨挤挤的人头,“眼下这万民空巷沸反盈天之景状,也可以说是一种‘势’。”
“没有平白无故就起的势,你们猜猜,这股东风从哪里吹来?”
晏尘水说:“今日是长公主进京,风眼自然是长公主。长公主成名已久,深受百姓爱戴,宣京人人都以她为荣。”
“北方边境长安,既无战果,何谈荣耀?按例归京述职而已。”张厌深摇头,“你刚刚才说过,往年没有这么大的阵仗。”
晏尘水歪着头思考半晌,点点头说是,“为人臣最忌讳功高震主,长公主实在没必要这么做。”
他说完,伸长手臂从张厌深背后绕过去,戳了戳贺今行,“你呢,怎么看?”
后者正出神,被问及,沉吟片刻道:“兵法有云,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制胜之势,讲究以小博大,但再大的势都与在转的那块石头脱不了干系。不管是谁为长公主造的势,恐怕目的都与长公主有关。”
“看势是门学问。但有时候事情就是很简单,不必想太多。”张厌深微微一笑:“你们只看今早出城的人,秦毓章与裴孟檀带着礼部诸人联袂出迎十里,普天之下,谁有能耐做出如此安排?”
说到此,答案便已明了。
“陛下?”
两名少年同时脱口而出。
晏尘水掩住自己的嘴巴:“可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贺今行猛然睁大眼睛:“长公主那个孩子……”
“……不是吧,这,没个征兆啊?”晏尘水震惊。
皇帝无子嗣,自长公主生子以来,过继的传言已久,大概有五六年了吧?
反正久得他都听习惯了,只把这当作传言,根本没想过会有成真的一天。
张厌深抻直了脊背,问他:“晏小子,当时你爹只说了秦毓章替陆潜辛求情,可曾说有谁跳出来制止?”
晏尘水沉默。
晏大人在几日前的晚饭后说起这件事,用的是很平常的语气,与他前一句问近日肉价的话没有什么分别。
当时他就有些不愤,但莫名地,他克制住了,第一次没有当场开口问他爹为什么。
张厌深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当时审理此案的高官皆在,为什么裴孟檀不说,傅禹成不说,刑部和大理寺包括你爹也不说?”
“就是因为他们都预见了这件事,知道就算出言反对,陛下也不会理会。”
晏尘水忍不住提高了声气:“陛下不理会,与臣子不劝诫,是两码事!”
他说完便低下头。贺今行心里认同他的话,但看到他难过的样子,犹豫片刻,还是出言安慰他。
“若过继在即,未来起码三年内,整个朝堂都是秦相爷说了算,这会儿没人想要与他硬碰也是正常的。”
前方人群骤然爆发欢呼,他偏头看向永定门的方向,想来应是迎归的队伍进城了。
他其实并不惊讶,甚至隐隐有种‘终于要来了’的感觉。
长公主那个孩子来得太巧。大约是天化八年的冬天,那个孩子在万众瞩目中出生,早晚是要发挥作用的。gonЪoΓg
从召他回京的圣旨发到仙慈关那一刻开始,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朝局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有什么,只管一起浮出来罢。
张厌深也随他的目光看去,叹道:“秦毓章此人,静水流深,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
他这一句声音压得太低,在鼎沸的人声里,几乎听不见。
他们所在的位置在外北城玄武大街中段。
人越来越多,叽叽喳喳地充斥着玄武大街的每一个角落,此刻都翘首望着来路。
黑压压的人海尽头,最先是有旗帜冒出来。一面,两面,仿佛大鱼成群结队地出海,鱼脊划破水面不断升高。
打头一面玄底镶金边的牙旗上,以红线绣着端正大气的“嬴”字。
“以国姓做旗,真威风!”有青年赞道,“不愧是长公主啊!要是能被征入北方军就好了。”
一旁的中年人嗤笑:“先帝在时,秦王、楚王甚至是齐王,哪个不是嬴字旗?哪个不比现在的长公主威风?说到底不过是个占了皇室身份优势的女人而已。”
“年纪轻轻,放屁不停。”另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子鄙夷道:“当年几个能上战场的皇子,哪个用过‘嬴’字旗?都是用名字做旗号。”
他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引得青年连连问他具体的旗号。他面上得意,却不耐烦地摆手,只道说不得。
在他们身后,听了一耳朵的张厌深不由失笑,问身边两个年轻人:“你们想不想知道?”
晏尘水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他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此刻又是没心没肺的一条好汉。
贺今行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那好,我只说一遍。”张厌深声音低沉,只在左右才能听清。
“本朝以前,大宣以武立国,上下尚武。诸王争锋,皆以战功论短长。中庆年间,先帝的众多子嗣中,以秦王、楚王、齐王三王最为出挑,各掌兵权。为表区别,分别以他们的单名‘迢’字、‘逍’字、‘逸’字做旗号。”
他话音刚落,欢呼声便如波浪,随着队伍的前进而涌了过来。
百姓们叫着“殿下”喊着“千岁”,各种朴素的溢美之词喷发,就连先前颇有微词的中年男人也扯开了嗓子。
禁军坚守的空阔行道中,一匹纯黑的骏马昂首挺胸缓步行来。
马上骑手是一位女人,戴银盔,被棉甲,系貂皮斗篷。姿态随和,却自有一股威严端庄的气势。
任何人见到她,都会立即知晓她的身份。
那是大宣第一位女元帅,当今陛下的亲姐,统率北疆十二万将士的晋阳大长公主,嬴追。
“这位长公主一直以来都以‘嬴’字做旗号,从来没用过自己的名字。”张厌深的目光追随着她,当年英姿飒爽的女孩儿如今也满面风霜。
他意味深长地说:“中庆年间不以为显,到本朝,便突出了。”
贺今行也像其他百姓一样盯着她看。
他看的不是人,而是那一身装备。
凤翅盔以钢铁铸成,顶上盔枪尖而利,缀着黑缨;包裹全身的厚棉甲里应当缝了细密的铁甲片,以铜钉固定,兼顾防寒与防御;北方盛产皮毛,尤以貂裘最佳,淋雪不沾,轻柔而保暖,除了贵重没有别的毛病。
这样的一套装备,不算武器都起码超过四钧重,花费更是不低。
不止长公主,她身后跟着的僚属除了代表级别的装饰物不同,盔甲斗篷战马几乎是一模一样。
他轻轻叹道:“果然还是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