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签发文书给通见司,用宰相的威权,将这些胡闹的混账统统赶回去的冲动!
当然,人不是野兽。
宰执们就更是在官场上千锤百炼出来的人精。
理智都是在线的。
何况,吕公著曾亲自经历过类似的事件——那是明道二年的事情,因仁庙欲废郭皇后,时任右司谏范仲淹,率台谏官员集体扣阙,反对废后。
当时,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为首相。
面对着台谏官员,集体扣阙,他责无旁贷,只能出面劝说。
但,乌鸦们选择不听。
于是,包括范仲淹在内的所有人,全部在第二天统统贬黜出京。
右司谏范仲淹知睦州,御史中丞孔道辅知徐州,侍御史蒋堂知越州……
看似范仲淹们输了是吧?
然而……
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没两年,仁庙就后悔了!
当他看着郭皇后,越来越丰腴的身子,馋的哈喇子都流了一地,却吃不到的时候。
他就开始念起范仲淹们的好了。
觉得都是忠臣啊!
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啊!
朕怎么当时就没听这逆耳忠言呢?
于是,他的父亲吕夷简彻底成了小丑。
后来更是被范仲淹搞得狼狈不堪——一篇《灵乌赋》,传颂天下。
那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谁人不晓?
顺便也将他父亲的形象,定格在一个奸臣的角色上。
而吕公著记得很仔细,他父亲晚年,长恨于此,却又无奈于此。
所以,恼归恼,吕公著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静静的看着从东向御街,向着内东门前进的人群。
其他执政官在等候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吕公著的命令后,互相看了一下彼此,由李常小心翼翼的问道:“相公,都堂要不要派人去……”
吕公著冷着脸,摇头道:“不必了!”
“派人去盯着,看看这些乌鸦到底要做什么就好了!”
吕公著可不想,再被一个范仲淹缠上。
想当年,他爹被范仲淹缠上后,就不断倒霉。
范仲淹被贬回朝后,就干脆是明牌的反吕领袖。
像苍蝇一样,天天攻击着他爹。
其判国子监,与一堆文人士大夫,天天写诗讽刺政治。
其为权知开封府,干脆进了一副《百官图》,将他爹的用人用政,从里到外,都讽刺了一遍。
偏偏还有一大堆人跟风。
他爹是沉默不行,反击也不行。
最后忍不了开始反击的时候,他爹愕然发现整个朝堂都在反对他了。
因为,作为首相,曾强大到不可匹敌的他,已经亮出了血条!
于是成为众矢之的。
最终竟被范仲淹带着一起出知!
一个年轻的四入头和首相一换一!
关键对方虽然也被罢黜出知,但没几年就拍拍屁股,重新回朝,其后更是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和庆历兴学运动。
他爹呢?
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朝了!
就这,范仲淹还是没有放过他爹!还在继续拿着他爹刷声望。
其与梅尧臣,一唱一和,各自写了一篇《灵乌赋》,将他爹钉死在了奸相的位置上!
尽管吕公著很敬佩范仲淹,但,每每当他想起,成为范仲淹崛起的踏脚石的人是他爹的时候。
他就浑身都在起鸡皮疙瘩。
自然,吕公著是不可能给后来者效仿范仲淹的机会的。
其他执政互相看了看,纷纷拱手:“诺!”
宰相都不愿意出头,他们就更不愿意了!
……
浩浩荡荡的御史言官们,集体来到了内东门下。
内东门下的亲从官和内臣都被这个场景吓住了。
“尔等要做什么?”
郭忠孝当即出面,严肃的走出内东门,对着自己面前那乌泱泱的人群呵斥起来。
只是,他见着眼前的场景,声带多少有些颤抖,底气略有不足!
因为……
御史!
全是御史!
乌泱泱的,足足有十几人!
差不多整个御史台的御史都来了!
这是大事啊!
但职责所在,他只能硬着头皮呵斥。
“尔等可有旨意?可有都堂宰执签发的官牒?”
御史们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但却在下一刻,集体匍匐于内东门下,面朝福宁殿叩首:“殿中侍御史臣觌……”
“监察御史臣易……”
“监察御史臣陶……”
一个个开始自报家门。
“伏乞面奏天子,陈说驸马都尉、密州观察使敦礼不法事!”
“愿乞陛下,广开言路,取逆耳之忠言,纳臣等忠良之言,以弘先帝之美,彰六圣之德!”
郭忠孝张大了嘴巴,他知道的,这是扣阙!
一个已经消失了很久的名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