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想向林评释放善意,因而有些事并不避讳他,与廉颇谈话间,说起蔺相如的病情,忧心忡忡:
“蔺上卿还是不能下床吗?”
廉颇眉宇间缓缓堆叠起一层皱纹,叹气道:
“晨起我便去他府上探望,下仆说鸡鸣时分才昏睡过去,昨日只进了半碗温水。”
林评眉头一跳,心底浮上四个大字——多事之秋。
村民进城只听闻市井传言,说蔺相如感染风寒,在家休养,因此半月未曾早朝,哪里能晓得短短半月而已,已经病到这种程度。
听话听音,眼前二人不避讳他,何曾不是说蔺相如病情想瞒也瞒不了几日。林评听了不能无动于衷,面上露出几分关切道:
“竟是如此,难怪!蔺上卿先公后私,胸怀宽广令人敬佩,其余的我帮不上甚么,只手里还有一株托友人求来的灵芝,得劳烦二位大人遣人送去,尽一尽绵薄之力,望上卿早日好转。”
林评方才送给赵奢的人参他们都瞧见了,确实难得一见,因而明白他拿给蔺相如的定然非凡品,万一对蔺相如的病情有好处呢?
于是廉颇不等赵奢开口,直接做主应承下来,直言:
“他日蔺上卿好转,叫他摆八珍宴,谢小先生仗义慷慨!”
林评也不客气,笑道:
“那我便等着蔺上卿的佳肴了!”
廉颇哈哈大笑,眉头的褶皱也少了几分,指着林评道:
“你这性子,叫蔺上卿见了,定然欢喜的紧,他最喜活泼有朝气不扭捏的年轻人!”
林评俏皮道:
“有您这话在,即便蔺上卿不喜我,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廉颇并不反驳,眼里流露出一丝担忧,又很快隐去。
林评了然,可见外界传闻二人关系匪浅,并非虚假。
提起过往,廉颇很是怀念,话也多了几分,对林评道:
“蔺上卿有勇有谋,胆识过人,我平生甚少如此佩服谁,他算一个。若有机会,我为你们双方引荐,小先生一见便知我所言非虚。”
林评来了精神,从史书中得知蔺相如完璧归赵的事迹,便对他的胆识和谋略甚为佩服,不由打听起当年具体事宜。
廉颇还有几分尴尬,但这尴尬却不是对着蔺相如,而是对故去的赵惠文王,轻咳一声,假装无事发生,缓缓道:
“此事还得从和氏璧说起。”
所谓的和氏璧,原先是楚国人卞和发现的,本是一块不起眼的璞玉,被砍柴的卞和从荆山带回家,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命人鉴宝,得出的结果是一块普通石头,于是楚厉王叫人把卞和的左膝盖骨削掉。
等楚武王上位,卞和再次献宝,楚武王命人鉴宝,得出的结论依然是一块普通石头,楚武王叫人将卞和的右膝盖骨削掉。
一直等到楚文王上位,卞和抱着他捡回来的宝玉,在荆山下痛哭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哭出了血泪,消息传到楚文王耳中,楚文王命人询问,卞和告诉对方:
“我并非为自己遭遇的酷刑悲痛,而是为宝玉无人能识别感到伤心。”
楚文王见他如此执着,索性也不命人鉴宝了,直接叫人将其外壳打开,内里果然是一块稀释珍宝,便为其取名——和氏璧。
因着它的来历传奇,又价值连城,一直在楚王室手中保存,后来辗转流落到赵国邯郸,出现在街市上,被当时的赵惠文王内侍缪贤发现。
缪贤见之大喜,花费五百金将之带回家。
消息传到赵惠文王耳中后,赵惠文王曾多次暗示缪贤将之献给他,奈何缪贤舍不得。
惹恼了赵惠文王,干脆让人去缪贤家中抢夺和氏璧。
结果事情闹的太大,以至于让秦昭襄王都听闻消息。
要知道秦赵宿怨已久,且自打赵武灵王去世后,赵国的军事力量便止步不前,所以秦昭襄王抓住机会发难,写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虽然得到了和氏璧,却也招来了他惹不起的秦国,后悔又着急——
不换吧,担心秦昭襄王派兵攻打。换吧,又担心和氏璧给出去,城池拿不到手,正左右为难。
为难之中,赵惠文王便开始迁怒缪贤,要是缪贤一开始便乖乖将此宝献给他,哪能惹来如今麻烦?
缪贤自知难逃一死,最终在门客蔺相如的劝说下,主动向赵惠文王请罪。
赵惠文王那些迁怒的想法可没法儿对人言,他抢夺宝物在先,若是再将人处死,谁还敢真心效忠于他?
因而大方宽恕了缪贤的罪过。
但事情还得解决,赵惠文王就想找个使臣去秦国交涉,朝中无人愿意,最终缪贤向赵王推荐了他家中舍人蔺相如,他道: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