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中举意味着正式摆脱了平民身份,进入了士大夫阶层,举人便具备了去吏部求官的资格,从此进入仕途。
中了举人后称之为“发解”、“发达”,人称“举人老爷”,与县官相当,地位从此大大不同。
而且举人永远具有继续赴京参加会试的资格,这就意味着举人老爷们永远都有一步登天的机会,难怪范进中举之后会高兴得疯了。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应天帝都的贡院举行,主考官均是进士出身的副都御史以上的朝堂重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考试在春天,所以称为“春闱大考”,又因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所以称之为杏榜。
通过会试便是贡士了,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贡士实际上就是进士,殿试不过是为了对他们进行合格的区分,选拔出官员等第,赐给他们一个出身罢了。
取得贡士业位,基本上意味着一步登天了,只需等待殿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便能实现终极目标—入仕做官了。
殿试则只考策问,且只考一天,日暮交卷。
殿试又分三甲,一甲仅三人,就是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并且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编修。
二甲第一称为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进士欲授官必须再经朝考次,择优选为庶吉士,余者分发六部任主事或者分派外地任职。
经过这一级级的科考筛选之后,成功金榜题名之人,必定都是身怀真才实学的才子俊彦,他们将会被授予官职正式踏上官场。
可即便如此,肃王李弘壁还是觉得不够,他还要扩大乡野之间的办学规模,或者说给天下寒门子弟开辟一条求学之路。
夏元吉闻言心中一动,直接开始叫起了苦。
“肃王啊,这免费办学,投入太大了啊!”
“先不说那些孩童入学堂读书,读书的费用谁来出,就说如果每个州县乡镇都设立几个免费学堂,那这些学堂谁出钱来建造?这些学堂的先生又从哪里找?先生的束修俸禄又由谁来出?”
“这钱如果全都让朝廷来出,让户部来拨款,朝廷哪能承担得起啊!”
“这不是一两个学堂的事情,而是真真正正的一笔天文数字啊!”
李弘壁听后无动于衷。
朱棣脸色一黑,明显不太高兴。
夏原吉深吸了一口气,硬着头皮继续开了口。
“就比如一县之地,村镇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个,而因为宗族群居的原因,这些村镇之间大多互不往来,而且对于孩童学子而言距离也比较远,总不能就设立那么一个免费学堂吧?”
“哪怕退一万步来说,这上百个村落都只建设一个免费学堂,那一个学堂至少要有二三十个先生执教,一县之地一个免费学堂,二三十个执教先生,我大明共有一千五百余个县,那就意味着至少也要五六万名负责执教的先生,这还只是一县百里之地只建设一个学堂的数据,要是按照一个村镇建设一个,那这数量还得翻上百倍!”
“咱们且不说这些先生从哪里找,就说这些先生的月俸谁来出?这些执教先生水平肯定不能低了,最少都得是个秀才吧?现如今朝廷又正在推行摊丁入亩的新政,废除读书人的功名,让他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些秀才举人本就因此对朝廷感到不满,他们又岂会在此刻响应朝廷号召,去执教那什么免费学堂?”
“再者俸禄给执教先生开低了,自然就没人愿意前去执教吃这份苦受这份罪,而俸禄开得开了那对朝廷而言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百万名执教先生每月的俸禄,都快要赶上国朝官僚的数量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字!”
“肃王,钱不是这么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