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村忙忙碌碌的开始秋收,一山之隔的石墨村也在秋收,但是他们的收成就很少了。
也就是些粟米,高粱,黄豆等杂粮,一亩地都是二百多斤,正常收成。
也就高粱收的多一些,这东西耐旱,收获自然不错,不过高粱毕竟是杂粮,不大好吃的,牲口都不乐意吃。
可是也没办法,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的, 总比饿肚子好吧。
因为天旱,粟米和其他杂粮的收成都不怎么好,不过半月时间都能收完。
在地里忙活着,还听到隔壁村的欢呼笑声,石墨村的人都抓心挠肝的, 纷纷讨论起来,“今年减产啊,他们咋还能这么高兴?”
“就是,我都愁死了,能吃到来年夏天吗?还想卖点儿银子给孩子娶个媳妇儿,给家里添置几身衣裳呢,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庄户人辛苦,所有的花销都得从土里刨,还要缴纳各种赋税,还得服劳役,能活着都耗尽了全部的力气了。
“水云娘,你娘家姑姑不是嫁到了榆树村的吗?你抽空去打听打听呗。”
水云娘就是胡婶子, 曾经跟温竹青一起进过城,能说得上话,她也好奇,道:“等中午吧,我抽空去看看。”
胡婶子直觉跟沈南栀有关,她之前上山捡柴远远看到过一眼,沈南栀被村里人簇拥着,很尊敬她的样子,比自家村长都气派。
沈南栀自从离开姜家,开了挂一样,人瘦了,变白了, 也赚了很多的钱,听说还买了大宅子,用着奴仆下人呢,可了不得。
老姜家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后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