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摇着手中的扇子,“陛下打算什么时候用骊山的蔬菜宴请朝中重臣。”
蒸汽机归蒸汽机,太府寺的事情不能停下。
李世民犹豫良久,又道:“入秋的十月朕会与他们说太府寺的成果。”
“多谢陛下。”
“你还没有说那个事物作何用处。”
张阳陪着皇帝一路走着,“无它,无非就是提升生产效率,知识就是技术,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有了蒸汽机可以让我们骊山的工业腾飞,以后可以让骊山有了动力源。”
“动力源?”
看皇帝还是不理解,张阳笑道:“陛下也看到了现在的骊山大部分的劳作都需要人力,但只要有了这个蒸汽机,便可以取代很多的人力,让我们生产成规模化,同时节省出来的人力,可以继续往技术上发展,我打算让我们骊山人都掌握技术。”
对大唐其他的来说,刀耕火种一直都是主基调,就算是不是刀耕火种,外界的制造术比之骊山还是落后一截。
骊山先外界一步,而现在骊山有了蒸汽机,李世民已经想不明白外界与现在的骊山相差有多远。
当看过骊山的生产之后,再看其他的地方用人力堆砌出来的生产力。
如果真要来形容,那只能说是两个世界。
骊山与外界的沟壑已经很大了,往后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李世民回头再看了一眼那个颤抖着吞吐烟尘的大家伙,“朕会看着你们骊山,直到你们大功告成的那一天。”
“借陛下吉言。”张阳笑着也陪着这个皇帝走着,“对了,还有一件事希望陛下应允。”
李世民稍稍点头,“你说。”
“现在蒸汽机已经告成,以我们现在骊山的生产力需求,光有这一台是不够的,而且因为制造所需,需要的大小与样式也是不同的,这不过是我们骊山的一小步而已不足为奇。”
李世民点头道:“如此说来,朕也觉得这也没什么好讶异的,只要给宫里制造方略与秘方,一样可以造出来。”
张阳笑道:“骊山怎么能和陛下相比,见笑了,往后骊山要建设一个大书院,用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我打算修建在蓝田县。”
“开设书院,于民有利,于社稷有益朕不会拒绝,应允你们骊山开建书院。”
嘴上这么说,李世民还是回头多去看了一眼那个蒸汽机,之后打算去看看上官仪。
皇帝对蒸汽机不感兴趣,他更希望朝中能够网罗更多的人才,上官仪确实是个不错的人。
张阳在村子里走了走,村民们正在整理麦子,有些稃片与颗粒贴合在一起嫩麦子,要挑拣出来。
村民们会将这些麦子煮一煮用来吃,也是不错的。
稃片虽然下咽的时候困难,但这种食物又有纤维又有身体所需的能量,偶尔吃点很是不错。
如果麦子收成太差,人们也会吃这种没有长好的麦子。
其实这种麦子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燕麦。
在河套以北或者河北,突厥等地因为水土与气候的关系,常年温度并不高,也会长出这种麦子。
张阳收拾了一些带走,在村妇们讶异的目光下带着去了骊山。
直到师母解释了,这些村妇这才没有计较。
主要还是这个骊山的县侯这两年很少出现在村民面前,以至于现在这个一脸胡渣穿着又简单的人,一时间认不出是这里的县侯。
师母与邻居一共五家人,经过士彟分配安排之后可以给一些比较简单的活,比如说挑拣麦子。
随着这两年老师的身体每况愈下,师母这两年也老得很快,现在白发已经比黑发要多了。
时光留不住人,就算是骊山调养得再好,也挡不住老师病症的恶化。
张阳带着一包袱麦子回到了山上。
孩子听完了课,面对皇姐刚刚布置下来的作业都很沮丧,听了一下午的课他们都没什么精神。
应该说这一个月来孩子们都没有精神,之前李玥临近生产,松懈了孩子们的课程。
现在正是追学习进度的时候,学习任务重了。
来到厨房,张阳洗着燕麦,打算给孩子们做燕麦吃。
李玥手拿着书卷好奇道:“今天,青雀是怎么了?”
“蒸汽机完成了,现在就在村子外烧着呢。”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以后更需要铁料与煤石了。”
媳妇对村子的发展很用心,对她来说村子从穷困到现在的富裕是夫妻俩共同安排的。
“不过早在前两年,我们就囤积不少的铁料与煤石,还能用个两三年,辽东那边有不少煤矿,该和你父皇谈谈了。”
“嗯。”李玥笑着。
燕麦做出来其实并没有后世的这么好吃,吃起来口感更粗,做出来之后就成了弟弟妹妹下午的点心,她们倒也不挑食。
孩子出生已经有一个月,婶婶抱着他的时候,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家,目光所及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他的眼睛有好奇的光芒,他抓起什么是什么,都想往嘴里塞。
夜里,喝着茶水看着书的张阳听到了屋前媳妇与小慧的低语。
徐慧打算用太府寺的名义,来驱使江南东道的茶山山民,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好处来收买一些族长与村长,还是需要用钱的。
李玥还悄悄地把太府寺卿的印信交给了徐慧。
这些事情张阳全当不知道,听到也装没听到。
张阳看着手中的这卷《太史公书》,太史公书也就是史记,只不过司马迁写完了史记这传世之作后,隔了几个朝代,叫法很多。
这都是外面搜集而来的书籍,就算是在大唐能够搜集到完整的史记也很难。
倒是眼下可以看到一些史记原本的模样,隶书的字体看着比楷书费劲一些,看懂的问题倒也不大。
这卷上写着是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从而在战国时期雄霸中原的事迹。
李玥心情很好,哼着以前夫妻俩一起哼唱过的调子,“夫君我们一起唱歌吧。”
张阳收起手中的书卷,“你想唱什么。”
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笑起来还是像个小孩子,“一闪一闪亮晶晶!”
“好。”张阳先开口起了一个头,夫妻俩便在屋中唱了起来。
两位婶婶收拾着华清池边孩子们玩闹得一地狼藉,听着屋内夫妻俩对唱的歌谣,她们脸上又多了许多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