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唯唯而川)_第104章 粮食产量前十名!(2 / 2)_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04章 粮食产量前十名!(2 / 2)

“那片地,父皇您之前是打算设立奴儿干都司的。”朱胖胖低顺着眉道。

朱瞻基咯噔一声,坏了,老爹,你怎么坑我?

好像天幕之前不是说过,奴儿干都司和交趾布政司都在宣德年间由于战略收缩逐渐废置了......

乾隆哈哈大笑,一股理所当然的模样:“我大清的龙兴之地果然是上天眷顾啊!这粮食产量傲绝诸省!”

和珅在一旁拍着马屁谄媚道:“大清乃天朝,天子更是乃上天所钟眷的!”

【第三名:鲁省,产量5655.6万吨。】

忽如其来的断层式产量震撼到了各朝古人。

甚至这个产量已经是某些时代几年的产量了。

更可怕的是这只是一个省啊!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当年那齐桓公便是凭借着管子改革由此称霸春秋。”有的老夫子头头是道的点评道。

按照大唐的计算,一石等于五十三千克。一吨也就是二十石左右。天宝年间,最巅峰的时候,全国产量九千八百万石,也就是大约四千五百万吨。

大唐最巅峰的天宝也没有现代的鲁地一个省一年的产量高。

“我大唐虽然自称盛世,冠绝今古,但与这后世一比,宛若小丑啊!究竟是怎样的作物才能如此高产啊!”天宝年间的文人也是被震的麻木了。

【第二名:中原省,产量6624.3万吨。】

“那曹魏占据中原这诸夏最丰腴之地,我大吴怎么去和他们争抢天下啊!”孙权如丧考妣的哭嚎道。

“天要亡我大魏吴......大吴也?”

“看来中原之地无论古今,都是我诸夏的菁华之地。”杜如晦道。

“是啊,我诸夏文明源于此,自古以来中原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俗话讲得中原者得天下,所言不虚啊!”房玄龄感叹一声,接着老杜的话道。

“浅算了一下,这中原省在后世一年的产量比的上我贞观全国几年的产量。这其中定有什么奥妙之机存在!我大唐绝不能有所松懈,还要从这天幕中学习后世种植之法许多呀!”杜如晦掐着指头,在心里简单的盘算后郑重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即道:“中原都已经如此高产富庶了,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但却只能屈居第二,真不知道,第一又是何处啊!”

众臣这时才想到,中原居然才排第二!

这时,丝毫不震惊于中原排前面,又惊讶于中原比现在的产量的古人们,也逐渐回神反应了过来,那就是中原居然才排第二,那么第一又是何方神圣?

【第一名:松江省,产量7788.2万吨。】

大晋众人皆惊,这松江省到底是何地,竟有如此产量?

“诸位爱卿,可有人知晓这松江省位于何处?”司马衷问道。

群臣面面相觑,皆摇头表示不知。

“朕曾记得江南一带颇为富饶,莫非这松江省位于江南?”司马衷猜测道。

“陛下圣明。”群臣纷纷附和。

“若真是如此,那江南之地岂不是更加繁华昌盛?”王衍惊叹道。

“以往我等皆知江南富裕,如今方知其繁盛程度远超想象。”毌丘敏之感慨道。

司马衷眼神坚定,“朕当效法父皇,励精图治,使我大晋更加强盛,不输于后世。”

大唐

“似乎看着轮廓,这松江省应是在白山黑水一带,那荒漠寒冷的辽东在后世居然能力压中原诸省?”长孙无忌被震惊的难以思考。

“翻遍史书,自古以来,粮食的每次增产与气候虽然脱不了关系,但大多是种植方法、农业器具的改进引来的转变。后世之人应该是掌握了比我们更先进的方法和器具!”杜如晦思忖道。

“应是如此!”老房道。

“哈哈哈,朕之大清便设有松江将军府,果然不愧都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啊!”乾隆哈哈大笑,满面红光,随即又吩咐和珅道:“去给松江将军去诏令:朕也要大清的松江省和后世一样高产,否则拿他试问!”

和珅嗻一声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