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又为我季汉添一财路矣!”
对于糜竺的夸赞,孔明淡淡一笑。
【南中此次诸葛丞相以收心为主,成绩显著,南中各部甚至将诸葛丞相拜为了祖宗,传承了一千多年,更是在近代中抗击外辱做出了贡献。
南中叛乱结束后面临的治理问题丞相逐一挑出来解决,做的可谓完美。
首先一个方针:治理必须突出自治。即南人治南。
所谓“不运粮,不留兵,使南人治南也。”
其实说白了,还是当时蜀国太穷,为了省钱。
但是这个计划在诸葛亮出征前就已经做好了。丞相南征带着的副手李恢便是南征人,战事结束后李恢也顺势成为了建宁太守。
东汉到隋唐之间的大旋律就是皇权和世家的对抗,中央和地方的对抗。东汉末年的大环境下就有一个必须要执行的政策便是抑制豪强,对于此道,诸葛亮也是高手。
当时南中的情况和曹魏的西北是差不多的,就是汉夷杂居。夷人好勇斗狠但是生活窘迫,豪强占据大量资源,汉人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于是诸葛亮便劝当地豪强出重金聘请夷人作为部曲,并给出承诺如果豪强征用的夷人够多,就会给出官员,还能继承。
并且这些夷人部曲中的优秀者还会被挑走另成一军,这就是蜀国大名鼎鼎的无当飞军。
随后再将夷人中的老弱病残的交给当地的豪强,又教会当地的夷人部落耕织技术,组织他们开垦荒地,帮助处于原始时期的夷人部落开化。
这一套连招下来,丞相不仅白得了一支天下劲卒,还收了南方豪强的心,还让夷人部落视之为神再无反叛之意。
并且古身毒道也牢牢地掌握在了季汉手里,东西贸易的巨额利润也源源不断地滋补着季汉财政。】
“既平南中,又治南中,再开商路,更有教化之举,还组建了一支强军。”
庞士元掐着指头细细算着诸葛亮此次南征干的事情,明明我来投靠刘备之前大家都差不多的啊?你是卧龙我是凤雏,咱俩齐名的啊?哥们,你怎么偷偷的......
这下子,庞统再无与诸葛亮攀比争强之意,深深的拜服道:“孔明之道在我之上!士元倾佩!”
诸葛亮不以为傲,谦虚道:“不过庙算之胜罢了。更何况,当时南中已叛三年,估计叛贼自满,而季汉国内准备了三年,自然可以一举而下。”
话虽然是这样说的,但在场的诸位觉得,如果换成自己,是肯定做不了这么多事情的。
“朕之前记得,天幕曾讲,汉武帝为了古身毒道与南越开战,靡费众多,而诸葛丞相却这样轻描淡写的就将强盛的西汉一朝费时费力拿下来的商路给到手了!”李世民咂吧着嘴,满是羡慕和钦佩之意。
“自古利益动人心啊!更何况是丝绸之路那种来往利润翻了数百倍的商贸呢?蜀国疲敝地稀,本就各处见紧,武侯为了治蜀真可谓究天人之智慧,煞费苦心啊!”老杜自是没有与诸葛亮攀比之心,本就是留名青史的人物,更是自己耳熟能详的先贤,也算是他求学路上的启明灯,只会有谦虚学习之意罢了。
“商贾之道也是一门学问啊!天幕屡次讲到商贾之道,我大唐也理应重视才对。”
老房最后总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