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王梓钧)_第553章 0548【棉花树竟有两三米高?】(2 / 2)_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53章 0548【棉花树竟有两三米高?】(2 / 2)

        朱国祥笑道:“等灭了金国和西夏再说吧。到那个时候,对比历史就是南宋初年,你想搞工业革命确实太早了。而且,工业革命会加重土地兼并吧?”

        朱铭笑道:“那就大面积推广呗,全民种植起来,比伱一个人培育快多了。”

        朱国祥说:“树棉来自淮南,应该是从南方传过去的。草棉来自山东,应该是沿着黄河传播到山东的。但种植面积都不大,只在个别州县比较兴盛。”

        朱铭指着非洲草棉:“这玩意儿呢?”

        朱国祥道:“也有可能在西南某个地方,已经变成一年生了,只是并不广为人知而已。又或者印度那边,已经变成一年生了。”

        朱国祥猜测道:“那就只能是在宋代到明代之间,多年生的树棉性状改变了。它变成了一年生,而且植株也更矮了。”

        得循序渐进,先改进手工机械,比如珍妮纺纱机什么的,让社会有一个适应期。

        朱铭被整得有些无语,又问:“那21世纪的中国,广泛种植的是哪种棉花?”

        朱国祥说:“草棉也分多年生和一年生,吐鲁番草棉就是一年生。优点是生长周期短,而且抗旱耐操,缺点是产量极低,棉花纤维也很差。你自己仔细观察就知道,草棉的棉花质量,远远不如旁边的树棉。但这种草棉也有用处,可以用来做杂交实验。”

        <div  class="contentadv">        朱铭又问:“这几年生的树棉,一年内能开花吗?”

        英国能爆发工业革命,葡萄牙和西班牙帮了大忙。

        朱铭心里特别高兴,由衷拍马屁道:“还是朱院长牛逼啊。换成普通穿越者,面对两三米高的棉花,估计都以为自己找错了,多半会打造舰队跑去印度苦寻。”

        “草棉我知道,《天工开物》里有记载,说棉花有木棉、草棉之分。”朱铭说道,“对了,你怎知道得这么清楚?”

        “难道没可能是这种?”朱铭指着另一株又矮又小的棉花。

        但如果没有穿越者进行干预,想要自然催生工业革命,必须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

        朱铭嘀咕道:“元朝专门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命令全国百姓广泛种植木棉。以前我还很纳闷儿,木棉树那么高,元朝难道让全国种树收棉花?现在想来,元朝推广的木棉,应该就是树棉。而且当时树棉还很高,至少两米以上,还没有得到矮化。而且,朱元璋也是下令推广木棉,此木棉非彼木棉也!”

        “可以,”朱国祥说,“在特定的环境当中,让它开花更大更快,透支自己的生命力,它的寿命就会变得更短。但是,它的下一代就不好说了,不知要人工培育多少代才能具有遗传性。”

        朱铭问道:“这两株棉花,是从哪儿弄来的?”

        朱铭越听越迷糊:“明清两朝广泛种植的棉花,怎么可能是多年生灌木?我以前读过资料,明末江南的顶级种棉技术,是种三年棉花、一年水稻,可以有效解决病虫害。”

        朱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问道:“我是不是想得有点太远了?”

        “那树棉呢?”朱铭问道。

        朱铭皱眉道:“也就是说,朱元璋下令推种的棉花,现在还属于多年生灌木?”

        朱铭哈哈大笑:“元朝和朱元璋,就是你说的那样,在全国搞粗暴推广,让某些省份的百姓苦不堪言。就我所知,明代有三个地方,棉花种植面积最大。一是山东,二是江南,三是湖广。至于湖广,究竟是湖南还是湖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放在热带地区,各种条件满足,再进行精心照料,这种棉花能长五六米高。”朱国祥突然来一句。

        “不是,多年生怎就会变成一年生?”朱铭感到无法理解。

        朱国祥说道:“这种叫草棉,也叫非洲棉,是从非洲传到吐鲁番的。我让人查阅古籍,非洲草棉的棉花叫白叠子,织出来的叫氎布。海南木棉的棉花叫织贝,织出来的叫斑布。至于树棉,也就是明清时期广泛种植的中国土棉,目前还找不到任何记载。”

        接着还得打开海外市场,朝鲜和日本是首选,继而才是东南亚、印度。

        “何止是加重,”朱铭说道,“英国的工业革命,资本家差点把土地给占完了。国王拼了命想要阻止圈地运动,因为圈的很多都是公地,被赶走的百姓全是国王的税基。但屁用没有,英国国王根本拦不住。穿越之前,我看过一组数据,21世纪英国的土地,只有不到5%在普通百姓手里。这要是放在中国古代,不知已经农民起义多少回了。”

        朱国祥说:“所以在中国搞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是抑制土地兼并,但这跟工业生产和资本发展是相悖的。除非,你还能发明出化肥!”

        “以后再说吧。”朱铭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