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王梓钧)_第810章 0805【少年鞍马适相宜】(1 / 2)_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810章 0805【少年鞍马适相宜】(1 / 2)

第810章  0805【少年鞍马适相宜】

        任丘县学教授带来的士子,大半也是年轻人。

        他们见陈鳌下水采藕带,于是也不甘落后,纷纷脱衣跳进湖里。

        平时这属于有辱斯文,在皇帝面前表现却是风流不羁。

        众人采了许多藕带,朱铭吩咐道:“拿去做菜,今日一并分享。”

        任丘县令连忙朝吏员招手,低声安排几句,很快就把藕带拿走。

        人挺多,肯定不够吃。

        在皇帝看不到的地方,这些吏员去找村民帮忙。

        此时亦非农忙季节,老百姓听说皇帝想吃藕带,都嬉笑着去附近帮忙采集。

        顺便再弄点湖鲜过来,县令猜测皇帝可能喜欢。

        朱铭笑道:“且吟与诸君听。”

        嗟我妇子脚不停,日走百里不离家。绿芒刺水秧初芽,雪浪翻垄何时花。

        而且描写水车也极为精彩,想象力既雄奇又质朴。

        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泥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

        全诗借农家母子的视角,展现出农民的心酸劳苦,以及只求一饱的微末奢求。

        南风阵阵吹送,湖面波光粼粼。

        设身处地的想想,你考了半辈子科举,却只捞到收酒税的小官。而且这个国家还满目疮痍,你一腔抱负根本无处施展。

        他蹉跎半生考不上进士,太守推其为八行士子,想要举荐给他谋个官。但刘一止没有接受四十多岁终于考中,当时实缺太难补,直接被扔去收酒税。

        “晓行”并非表字,而是刘一止写的一首词。

        这阙词当时轰动京城,又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因为戳中了太多读书人的泪点。

        这首诗,朱铭还真不知道。

        刘一止拱手道:“拙作而已,让官家见笑了。”

        “村田高仰对低窊,咫尺溪流有等差。我欲浸灌均田涯,天公不遣雷鞭车。

        朱铭一路巡视奔波,此时站在船上心情舒爽。他对知府刘一止说:“刘晓行之名,我也如雷贯耳。今日何妨再作一首?诗词皆可。”

        “好诗,”朱铭拍手赞道,“太上皇见了肯定喜欢!他是爱种田的,还亲手造过水车。”

        直至宋徽宗禅位,赵桓才把刘一止召回京城。

        农家作劳无别想,两耳未厌长呕哑。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

        当时全国已是一团乱麻,刘一止在进京的路上,早晨起来看到残月照疏林。他想起满朝奸臣祸乱国家,又想起自己蹉跎半生前途未卜,而家中妻子也久未重逢,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说道:“此诗名叫《水车》。”

        刘一止说:“仓促之下,臣未有好句。倒是今年插秧之时,雄安府稍微有些春旱,臣看到百姓用水车灌田,便写了一首诗还未与人看。”

        朱铭又看向陈康伯:“你呢?”

        陈康伯张口就念:“海国民皆兴礼义,潢池盗已息干戈。农桑四境丰年屡,箫鼓千村吹气多。”

        “亦是好诗!”

        众皆赞叹。

        在皇帝面前,这首诗更讨喜啊。

        四海安定,兵戈已息。全国屡屡丰收,人间一片祥和。

        这歌颂的是我大明盛世,而且还隐隐踩一脚前宋。

        陈康伯比刘一止年轻二十岁,锐气十足,开拓进取,自然聚焦于好的一面。

        而刘一止却已年过半百,经历过太多挫折,更能体会到人间苦难。

        陈鳌从湖里爬出水渍未干,半穿衣服坦着上身,此刻飞快记录两人的诗。

        几个县令和校长也来作诗,其实都是半路想好的,内容主要是歌颂大明,也有写河北这几年大治的。

        继而,那些士子也拿出作品吟诵,想要趁机在皇帝面前展露才华。

        众人请皇帝留下诗词,皇帝欣然接受。

        朱铭没有去改那首“接天莲叶无穷碧”,而是用诗词道明自己的来意。

        苏钦捧来纸笔,朱铭挥手写就:“传诸河北各府县,让他们秋收之后征发民夫随军作战!”

        “是!”

        苏钦吟诵道:“《从军乐》。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众人闻之肃然,虽早就已经猜到,但此时终于确认要打仗了。

        刘一止拱手说道:“官家,巨马河两岸数县皆种水稻,比南方收获时节更迟。一旦大量征发民夫,恐会影响秋收,百姓也多怨言。”

        朱铭说道:“种植水稻的州县,家中只有一青壮者不征发。若是农忙时节,征一民夫,抵税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