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王梓钧)_第1063章 1058【连锁反应】(1 / 2)_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063章 1058【连锁反应】(1 / 2)

洛阳,御前军事会议。

    张广道站在一张西域地图前,用木棍指着地图比比划划:“据吴玠发回的消息,龟兹、喀什、和田已顺利拿下,但进攻伊犁的条件还不完全。具体的情况,可由李侍郎来讲解。”

    李彦仙现在的爵位是秦国公,官职为兵部左侍郎,加官太傅、上柱国,军衔为镇国大将军。

    跟那一堆爵位和头衔相比,他的官职反而最不起眼。

    李彦仙指着伊犁河谷说:“这一条山脉为北天山,这一条山脉为南天山,两条天山把伊犁河谷隔断,无法从正东方向直接出兵过去。”

    “有两条进兵路线可走。”

    “一条是绕到天山北麓,从北天山的一条通道(果子沟山道)过去。一条是从龟兹出兵,穿过南天山的一条山道(夏特古道)过去。我军如果要拿下伊犁河谷,最好是两条路线一起出兵,南北对进把整个伊犁给吃掉。”

    “从北路出兵,还要解决那些草原部落的问题。朝廷现在只驻军、移民彰八里(乌鲁木齐),更远的部落依旧没有归顺。”

    “彰八里的东边有北庭城,那里是大唐北庭都护府治所,也是高昌回鹘王国的夏都。那里有许多大小部落,去年决战之时全逃跑了。根据吴玠发回的消息,北庭诸部正在跟乃蛮部作战,起因是乃蛮部开春之后突然南下。”

    “彰八里的西北边有叶密立城(塔城西北),那里是耶律大石建制称汗的地方。”

    “我军从北路出兵,应当先收复北庭诸部,解决来自后方的威胁。然后把彰八里(乌鲁木齐)作为北路军的大后方,派遣精锐带着民夫西进,在南下通道的山口外筑城。一边据城防备来自叶密立的威胁,一边囤积粮草准备南征伊犁。”

    “而龟兹那边,南路军的出兵路线极为险峻,西辽极有可能层层设置关隘。龟兹、喀什、和田这次又打烂了,黄佐屠了许多当地军民,需要迁徙更多汉人过去耕种,这样才能保证粮草供应。”

    “南北两路,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来经营和作战,才能基本巩固新占领土,并恢复生产囤积粮草。至少,还需要移民四万人过去,而且驻军最好再增加五千!”

    “打下伊犁河谷之后,伊犁需要更多的移民。”

    “我们为出兵伊犁做准备的时候,西辽肯定不会闲着。西辽在南路通道,多半以修筑关隘为主,依托道道雄关抵挡我大明的南路军。而在北边,西辽也会修筑关隘,但主要还是靠草原作战。我们收服北庭诸部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应当把乃蛮部给打服,至少保证乃蛮部不会加入任何一方。”

    “……”

    李彦仙说的这些内容,早就跟枢密院联合讨论过,现在是来说给皇帝和阁臣们听的。

    朱铭没有说话。

    七位阁臣交头接耳,不时提出一些细节问题。

    李含章说道:“继续增加驻军和移民,钱粮耗费过于巨大。能不能直接打?”

    李宝回答说:“可以直接打。先把北庭诸部和乃蛮部打服,还要镇压高昌、龟兹、喀什等地的乱贼。然后不顾当地百姓的死活,强行征收更多粮草,作战时把天山南北的贵族部队也带上。”

    “那样也可以打下来,”李彦仙说道,“但我军只能占领关键城池,更广大的区域全部羁縻,今后特别容易生出叛乱之事。”

    钱琛问道:“以后逐年移民是否可以?”

    李彦仙说:“可以。但现在移民非常容易,如果今后逐年移民,则会跟当地贵族和百姓生出更多矛盾。”

    又是一番讨论,朱铭拍板道:

    “按照枢密院的方略,内阁与各部商量着执行吧。挑选后续移民的时候,注意保证物资供应,别把移民冻死饿死了。”

    “电报要从河西走廊,一路铺设天线到最西边。”

    “三年之内,都不出兵伊犁,先把新占领土给好生巩固。尤其是北庭诸部,必须尽快收服,北庭城也要有驻军和移民。”

    以明军的战斗力,当然可以一路杀过去,甚至粮草都可沿途获取。

    但那跟耶律大石有啥区别?

    无非明军占领一些重要城池,把更广大区域收为附属势力,根本就无法有效的进行治理。

    更远的中亚地区可以那样做,但伊犁河谷必须实际占领和控制!

    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仅是攻取伊犁河谷,就得再用三年时间做准备,就更别提完整的七河之地与河中府了。

    大臣们陆续散去,朱铭盯着地图看了许久。

    他就像在玩一个地图填色游戏。

    漠北草原、准格尔盆地、云南、伊犁,甚至是贵州的许多区域,都还需要朱铭去给它们上色。

    每涂上一块,就意味着战争、死亡与征服。

    ……

    布哈拉。

    这里的国王也叫伊卜拉欣,被耶律大石封为桃花石汗。

    西辽还留下一位“沙黑那”,监督国王伊卜拉欣的统治,就如同布哈拉汗国的太上皇。

    今年春天,阿即思不等战马长膘,便带着花剌子模军队杀来。

    伊卜拉欣紧急向西辽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