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盗墓手记(石头娃)_第129章(1 / 2)_关中盗墓手记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29章(1 / 2)

关中盗墓手记 石头娃 606 字 3个月前

指的是寻龙点穴确定的那个穴。

“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分险,不出阴阳八卦形。”

这是通过小说广为流传的寻龙口诀。

实际上出自唐代《撼龙经》,原文为: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

简短的四几句话,总结了寻找葬在山岭间王侯墓的标准。

一要有缠山环抱,二要有水流成锁。

两样都具备时,就具有结成龙穴的可能,接下来就要看砂环水抱生气流向等等,从而确定是否真龙穴。

很多地势形似龙脉,但砂环水抱生气流向等因素不好无法结出龙穴,这种就是假龙脉。

一些半吊子风水师没学会辨认真龙穴的本事,往往会把假龙脉当成真龙脉,最后把假龙穴点出来当吉位。

所以风水里有“三年寻龙,十年点穴”的说法。

说的就是寻龙容易点穴难。

后来,我向风水高手请教金井出现年代。

他说过去在吉位上建出的墓室,就被称为金井。

北宋到南宋时期,有人提出砖石会隔绝地气,导致墓室内与外界隔绝,不利于阴阳沟通福泽子孙。

于是为了利于墓主沟通阴阳,把点穴位置打下的第一个探洞修建成金井。

也就是在点穴位置,向墓室地平之下,挖出一个形似水井的小孔洞。

金井通常直径几公分到十几公分,深度不超过一米。

在金井孔位之上的石砖,石板都要开孔,下葬时棺材正中位置对着勾连金井的小孔安葬。

从而达到让死者接通地气,沟通阴阳生生不息的作用。

明朝皇家对陵寝金井十分重视。

不仅修造金井,而且往金井中投入宝物,起到投宝息壤的作用。

清朝对金井的重视达到极致。

据说慈溪视察自己陵寝建造时,着重看了金井。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