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庄不周)_第2243章 渤海有故事(2 / 2)_策行三国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243章 渤海有故事(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1568 字 1个月前

甘宁和步骘面面相觑。步骘思索片刻,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上次入渤海,本为平原分忧,杀伤是大了些。不过责任在我,不在甘督。甘督冲杀在前,我统兵在后,未能节制部下……”

孙策抬起手。“你不要急着请罪。是不是杀伤无辜,以后再说。你先说说,眼下该如何回复臧洪?”

“臧洪是射阳人,虽未与臣见过面,却也臣勉强算是乡党。臣愿为使,当面向臧洪解释。”

“你能解释得通吗?”

“臣……尽力而为。”

孙策转向诸将和谋士。“你们以为呢?”

郭嘉摇了摇羽扇。“写封信便是了,人不必去。臧洪不肯降,并非他本人的想法,而是渤海豪强讨价还价。步督,你对渤海豪强了解多少?”

步骘拱手道:“还请祭酒指教。”

“渤海临海,与你们广陵倒是有些相似,半是海边滩涂,半是平原。只不过渤海地势较高,耕地广阔,土地肥沃,海浸也较少,所以一向以富庶著称。冀州有郡国九,以渤海户口最多,豪强自然也多,而且有很多大族强宗。只是渤海离中原较远,向南又隔着黄河,与中原沟通不便,文化略逊一筹。”

郭嘉一边说,一边指示着渤海的地形。渤海的面积不小,但人口却集中在西南部,除了郡治南皮县,其他几个县离毗邻的河间国各县都比较远,有一定的封闭性。

“文化不彰,仕宦不显,渤海很少出高官,很长一段时间内,仕途比较成功的就是一甲子前的任峻,他也不过官至洛阳令,离二千石还是一步之遥。桓灵时,渤海人开始走捷径,交游甚广,在党人中颇有名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苑康,与郭林宗友善,曾任颍阴令,题高阳里,后来官至山阳太守。又有公孙进阶,危言深论,不避豪强,名闻京师。”

步骘恍然大悟。“这么说,渤海是党人之乡?”

“党人之乡算不上,附党人骥尾而已。”郭嘉笑了两声,意味深长。其他人听了,也若有所思。

苑康很有名,倒不是因为他和郭林宗友善,而是他为高阳里题名。高阳里就是荀家所居之里,之所以被苑康题为高阳里,是因为荀淑有八子,被苑康附会为高阳氏八子。以当时荀氏的名望,如何能比拟高阳氏,说白了,就是苑康向颍阴荀氏示好,向党人示好。

渤海有公孙进阶、苑康这样的党人,在党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和豫州、兖州,尤其是汝颍相比,影响力显然要小得多,所以郭嘉才说渤海算不上党人之乡——那是汝颍的殊荣——只能算驸骥尾。既然如此,臧洪不肯轻易投降,就不是计较甘宁、步骘杀人的事了,而是要表明他们是袁谭的拥趸,还有一定的实力。袁谭的背后站在何颙,那可是老派党人。

甘宁是益州人,没什么乡党可言,是个独臣,无须理会。步骘是淮泗人,与汝颍系有潜在的竞争关系。渤海人拒绝甘宁、步骘入境,除了表现出对袁谭的忠诚,留下一个好名声外,还能向汝颍系示好,以便在战事结束后形成冀州系,并在其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有了自己的派系,他们才有可能在朝野取得利益,否则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走。

等了一会儿,郭嘉最后总结道:“臧洪背后有人帮他出谋划策。你写信给臧洪,真正要说服的就是臧洪身后这个人。”

步骘心领神会,再次躬身拜谢。他对渤海不陌生,但不听郭嘉分析,还真不知道渤海人和党人有这么深的联系,试图说服臧洪本人是没什么用,只有说服臧洪背后的那个人才行。

孙策一直没吭声。这些话,郭嘉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透彻。比如袁绍出奔,为什么会去渤海?臧洪后来为什么和袁绍反目,而且渤海人也全力支持他,这都和渤海人以党人自居有关。只是他也不知道臧洪背后那人是谁。在他印象中,渤海似乎没出什么有名的谋士。

孙策接着又做了相应的安排。

渤海在冀州东部,冀州南部几条重要的河流在渤海境内汇聚,最后流入大海。如果刘备从邺城撤退,渤海是东线的必经之路,尤其是东光——公孙瓒曾在这里大破北上的青州黄巾三十万。孙策命甘宁、步骘率水师入漳水,直逼渤海郡治南皮。步骘先给臧洪写信,如果臧洪和他身后的人不听,拒不投降,那就与平原郡的徐琨、朱然等人配合,用武力征服渤海。现在渤海除了臧洪之外,还有崔钧统领的冀州兵,在最坏的情况下,甘宁等人不仅要对付臧洪,攻克南皮,还要击退崔钧,扼守住刘备北撤的路线,为主力全取幽州提供可能。

甘宁正中下怀,喜不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