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赵泰缓缓说道:“郑尚书,你所言虽有道理,但与赵恒谈判确实风险太大。若赵恒提出过分的要求,朕该如何应对?”
郑尚说道:“皇上,谈判并非一味妥协,朝廷可以在谈判中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时也可以了解赵恒的底线。若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若谈判失败,朝廷也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赵泰又看向李弥,问道:“李尚书,调关内道杨镇大军,需要多长时间?杨镇将军能否确保取胜?”
李弥回答道:“皇上,调杨镇大军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臣相信,以杨镇将军的能力,定能击败赵恒。而且,杨镇将军对皇上忠心耿耿,绝不会有二心。”
赵泰微微点头,又问吏部尚书:“楚王真的会出兵相助?若楚王趁机索要更多的权力,又该如何?”
吏部尚书说道:“皇上,楚王一直对陛下忠心耿耿,此次危机,楚王定会挺身而出,至于权力问题,可以在战后再做商议。目前最重要的是击败赵恒,保住皇上的江山。”
最后,赵泰看向谢司马,说道:“谢司马, 各地藩王大多心怀鬼胎,未必会真心相助,你所说的试探藩王忠心,具体该如何操作?”
谢司马回答道:“皇上,朝廷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各地藩王处,以皇上的名义召藩王出兵相助,同时,观察各地藩王的反应和态度,若藩王积极响应,那说明其对皇上忠心;若犹豫不决或趁机索要利益,那朝廷就要小心了。”
赵泰听了众人的回答,心中依然犹豫不决。赵泰知道,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自己江山的命运。于是赵泰再次陷入了沉思,整个皇宫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崔易闻言目光看向谢司马,开口道:“皇上,臣觉得谢司马所言有理,朝廷可派遣能言善辩之士为使者,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如能召藩王出兵,即可解当下危局,如不能,也可试探出有异心的藩王早做防备,同时,加强京城的防御,以防赵恒和藩王大军突袭。”
赵泰沉思片刻,说道:“就依崔尚书令和谢司马所言,立即挑选使者,前往各地藩王处,同时,加强京城防御,调集粮草物资,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群臣领命,纷纷退下,开始忙碌起来。
皇宫之中,赵泰心中焦虑不安。赵泰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关系到自己的皇位和江山社稷。于是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此时,太监总管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说道:“陛下,后宫娘娘们听闻战事,都十分担忧。”
赵泰面色不耐烦甩袖道:“让她们不要添乱,朕自会处理好此事。”
太监总管连忙退下。赵泰坐在书桌前,拿起一份奏折,却无心批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赵恒大军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与此同时,京城中的百姓也陷入了恐慌之中。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担心战争会带来的灾难,一些富户开始囤积粮食,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乱。而一些穷苦百姓则只能祈祷战争早日结束,重新过回安稳的日子。
在朝廷的紧急部署下,朝廷使者迅速出发,带着赵泰的诏书和丰厚的礼物,前往各地藩王处,试图说服藩王们出兵相助。
在京城的防御方面,城墙之上增加了守卫的士兵,城门也加强了巡逻。粮草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进京城,以备长期作战之需。
然而,尽管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赵泰心中依然充满了担忧。赵泰不知道这些措施能否阻挡赵恒大军的进攻,也不知道自己的皇位能否保住,只能寄希望于谢桓将军能够坚守风凌关,等待各地藩王的援兵到来。
在紧张的商议和部署中,京城笼罩在一片战争的阴影之下,风凌关的战斗,也将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命运,而另一边被朝廷遗忘的北境,一场大战也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