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台上的一位身着青衣的书生开口,“诸位,我这摊子上的花灯均都不用银钱,你看上那顶花灯,只需要赋诗一首,评判满意便可取走。”
“另外这最上面的宫灯乃程墨先生亲手所做,上面的画也是程墨先生亲手所画,先生说了,如果有人喜爱这顶宫灯,也不需要用银钱买,只需要以今日节气赋诗一首,只要这诗让先生满意,这顶宫灯你就可以领走。”
台下的众人一听程墨先生这名字,都纷纷惊呼,甚至好多学子都蠢蠢欲动的想要上台赋诗一首。
陈述也知道这程墨先生。
如今大商有两大儒,南方大儒程墨程先生,北方大儒方云年方先生,据说这二位先生当初同出一师,虽是师兄弟二人却一南一北。
只要是仕林中人,没有不濡慕这二人的,原主陈三郎也是如此。
程墨先生每三年收一位学生,陈述计算着,今年刚好是这程先生再次招收学生的时间了。
难怪这里围绕的书生众多,看来都是奔着程先生来的。
不过陈述觉得自己也不入仕,对于拜程墨先生门下,也没有多大的想法。
只是他侧头看向席念之,见他对那宫灯貌似十分喜爱,“喜欢吗”他附耳问道。
席念之点头,“嗯,很漂亮,我之前在京城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宫灯,不愧是程先生亲手制作的花灯。”
陈述见他两眼冒光,可见是真的喜爱,低声问道“想要吗”
席念之狂点头,“想要。”
陈述轻笑,宠溺道“等着。”
此时台上已经上去了好几位书生,都是奔着程先生而去,书生们写出的诗被台上之前主持的那书生,送去台子后面的挂着门帘的屋子里,隔着那帘子隐约能见到屋子里有位人影,众人猜想那人影估计就是程墨先生。
几息时间,那青衣书生就出来,对台上几位书生摇头,“抱歉,诸位可在下面这些花灯里选上一定自己喜欢的。”青衣书生这话一出,其他人便明白这是自己的没有让屋子里的人满意。
台上的几位书生,有几位羞赧的下台,有人也不介意的认真选了一款喜爱的花灯,倒是其中有一位身着蓝衣的书生,他蹙着眉,脸色难看道“不知屋子里那位评判我等诗词的可是程墨老先生本人”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都明白话中意思,下台的那几位书生也停下脚步,也等待那青衣书生的回答。
青衣书生对这责问,面色不改回道“是,屋子里的确是程墨先生本人。”
“那不知我等可否亲自拜见程先生”很明显这蓝衣书生并不是很相信。
“这”青衣书生蹙眉没有给出答案,
“怎么,难道不能见吗”见青衣书生没有答应,蓝衣书生满脸傲色,“诸位都知晓程老先生是何许人也,如果能亲自拜见一面,都是我等学子一大幸事,老先生一届大儒,不会连我等这点小小的希望都不满足吧。”
这蓝衣书生叫袍辉,是青州人士,此次正是陪母亲回云州城外祖家,他来云州时,就听说过关于程老先生要招收学生一事,更是听说今年老先生是要去姑苏,姑苏仕林的学子一向比其他州城的学子学识要高一些,所以老先生去姑苏收徒,众人也不奇怪。
所以进屋他在这里听见有人打着老先生的名头,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拆穿。
而且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他写的诗这个冒牌货居然不满意,想他袍辉四岁启蒙,十二岁考上童生,十七岁考上秀才,本来今年准备下场考举人,只是先帝驾崩延迟科考才耽误了。
这冒牌货居然看不上他的诗,那他一定要揭穿让这冒牌货在众人面前丢脸。
就在袍辉话落下,门帘被掀开,出来一位白袍老者,“哈哈哈,这位学子既然这么想见老夫我一面,那老夫就满足你这个愿望。”
袍辉闻声转头,顿时目瞪口呆,“程程老先生,您为何在此”
“老夫不在此那应该在哪”程墨老先生意有所指的回道。
“学生拜见先生。”台下的诸位书生亲眼见着老先生,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纷纷揖礼拜见。
程老先生也不再搭理袍辉,来到台前抬手让诸位书生起身,“诸位客气了,老夫也是一时玩心顿起,不过还是我这学生先前所说,只要你们写出的诗我满意,上面那盏宫灯你们可取走,并且老夫还会亲自指导一次学业。”
老先生这话一出,犹如丢出一颗炸弹让太小的书生们沸腾了,宫灯要不要都不是重要的,如今最重要的是能得到老先生的一次指导,这比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宫灯都重要。
老先生说完话后,并没有回屋里,而是转身在台上坐下,明显是留在这现场听,然后只见太小的书生们蜂拥而至的向上台。
“都站住。”青衣书生阻止众书生的攀挤,高声道“一位一位的排队上来。”
台下的书生们也不想在程老先生面前落下不好的印象,都规矩的排队一位一位的上去吟诗。
上去的书生们吟出的诗有好有坏,均都未让老先生满意,花灯架上的花灯都快被书生们领取完了,那最上首的宫灯也未得到它的主人。
就在这时,木哥儿一脸希翼的看向陈述“三哥,我喜欢的那个狐狸花灯,你上去试试好不好,说不定那老先生满意了,你就能拿的念哥儿喜欢的宫灯,就算老先生不满意,你也帮我拿下那狐狸花灯可好”
陈述本来就想着在这里已经耽误了许多时间,下面还有好多摊位没有逛,便正打算上去试试,看能不能赢回那宫灯,而且他跟其他人不一样,对于老先生的教导并不看重,看重的反而是那宫灯。
因此见木哥儿和阿念俩都满含期待的看着他,陈述满从容的上了台,朝老先生揖礼道“老先生,学生这偶得诗一首,还请老先生指点。”
程老先生已经在这里听了不下百首的诗,却没有一首是可以让他共鸣的,再加上年龄大了,早已露出疲惫,但却还忍着继续听下去,再陈述上台时,老先生还忍不住的打了个哈欠,听见陈述的话后,立即整理情绪,道“这位学子,请。”
陈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