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年 3 月,春寒料峭,局势紧张。日寇丧心病狂地纠集了多达万人的兵力,兵分八路气势汹汹地向朝南根据地发起了疯狂的进犯。然而,在我军英勇顽强的抵抗下,日寇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但他们贼心不死,惨败之后又花样翻新,企图采用阴险的“以华制华”的政策来达到其罪恶目的。
7 月上旬,炎炎烈日下,日寇从盛家桥、黄郭闸到全塘一线狼狈撤退。可其居心叵测,故意在包围圈子留了一个缺口,妄图借此缺口让国民党军队钻进来,从而借国民党之手来消灭新四军,其用心之险恶,令人发指。
新四军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他们充分利用周家大山、磨盘山一线的有利地形,精心构筑工事。战士们挥汗如雨,搬石运土,一道道坚固的战壕在山坡上逐渐成形。
他们巧妙地设置了防御屏障,布置了火力点,将每一处地形优势都发挥到极致。准备给来犯之敌以坚密性的打击,让敌人陷入他们精心布置的天罗地网之中,有来无回。
担任驻守磨盘山阵地的白湖独立团二营,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他们一方面派遣了一支精悍的小部队,悄悄深入沐家集、盛家桥一带,紧密地配合游击队展开灵活多样的活动。
另一方面,在怀宁区数千群众的热情支援下,二营全体战士士气高昂。他们齐心协力,与群众共同奋战在磨盘山、丁字山、黄泥山一线,紧张有序地赶修工事。
战士们和群众们并肩作战,挖土搬石,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人喊累,没有人退缩。大家心中都怀着坚定的信念,要为保卫家园、抗击敌人构建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1943 年 10 月 15 日,秋意渐浓,凉意袭人,但在阵地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新四军第 7 师政委曾希圣代师长谭希林亲自奔赴至第一线,与广大军民并肩作战,共同修筑碉堡、挖掘战壕。
曾政委身着朴素的军装,身先士卒,和战士们、群众们一起挥锹铲土,汗水顺着他坚毅的脸庞不断滑落。在首长的鼓舞下,所有人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群情激昂,干劲冲天。
曾政委亲切地走到群众中间,望着他们满是汗水却依然坚定的面庞,关切地问道:“你们修工事累不累啊?”群众们停下手中的活,挺直了腰杆,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不累!你们为我们家乡不惧流血牺牲,我们还能怕累吗?”这洪亮的回答在阵地上空回荡,彰显着军民一心的强大力量。
修碉堡所采用的主要工具便是土基模,而这种土基的制作过程有着独特的方法。首先要挖出一个个土基塘,然后牵来健壮的牛,让牛在土基塘里反复踩踏。经过牛的有力踩踏,土质变得紧实而有黏性。接着,再对这些经过踩踏处理的土质进行加工制作,使其达到合适的质地和形状,晒干后即可砌筑碉堡,修筑土碉堡是新四军的发明。
“我们还要和你们一道保家乡,保秋收。顽固派来一个我们就捉一个,来两个就捉一双。”群众们情绪激昂地喊着,声音中充满了坚定的决心。
由于军民齐心,携手共进,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5 座坚固的碉堡便拔地而起,3 道深深的壕沟蜿蜒伸展,1000 多公尺长的木围一墙也全部修建完毕。山脚山洼处处都精心布置了地雷,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曾政委第二次视察阵地时,目光敏锐地发现山间有很多大如八斗的道路的石头。他二话不说,亲自带着经验丰富的石匠们,在石头上仔细地做眼子,制造威力强大的地雷。从木围墙开始,一直延伸布防到交通壕,再由交通壕精心布置到指挥所,全都选上了坚韧的细麻绳进行连接和触发。就这样,从山上到山下都被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地雷火炮,大大增强了守备力量,让敌人望而却步。
1943 年 11 月 10 日,寒风凛冽,气氛却紧张而热烈。在新四军主力两个连和游击队的强力支援下,怀宁区、关河区两个区的数千群众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彻底破坏了穆家集到申家桥一带的道路桥梁。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战士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每人发放了 4 颗手榴弹,那沉甸甸的手榴弹仿佛是他们捍卫正义的决心;50 发子弹被整齐地装在弹匣中,每一发都寄托着对胜利的渴望;两人共用一把锋利的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每挺机枪配备了 500 发子弹,强大的火力是他们信心的来源。此外,每个碉堡都储备了足够 5 到 7 天的吃水干粮,以确保在战斗中能够坚守阵地,不受物资短缺的困扰。
群众也积极地准备好了担架,时刻准备着为受伤的战士提供及时的救援。党员和积极分子们更是情绪激昂,纷纷写下决心书、血书,用坚定的笔触表达着自己的决心,保证誓与磨盘山共存亡。就连当时在后方养病的党员潘班长,当听说了这一紧张局势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与热血,带病连夜赶到阵地,毅然决然地写血书要求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