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全线的战斗部署已全部就绪。11 月 20 日拂晓,天色微明,寒气逼人,顽军第 8 纵队司令龙炎武率领 3 个支队以及桂顽 526、528 等 5 个团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分三路向着秀泉口、魏家坝进犯。
上午 8 点钟,敌人到达了沐家集,然而他们的行进速度极为缓慢。直到 10 点,才逐渐接近磨盘山。敌人一开始先攻击左右两翼的丁字山、黄泥山。为了诱敌深入,以便能够集中力量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新四军桂俊亭营的五六连奉命由丁字山、黄泥山转移阵地,全部集中到了战略位置更为重要的磨盘山。
12 点以后,敌人如疯狗般进攻磨盘山,他们气势汹汹,妄图凭借人数优势一举拿下阵地。然而,敌人先后疯狂冲锋 18 次,每一次都被英勇无畏的新四军坚决而有力地打退。
下午 2 点多钟,敌人好不容易接近新四军的第二道防线。瞬间,原来精心布置的石雷一同爆炸开来,巨大的轰鸣声中,敌人被炸得肢体横飞,惨叫连连。不仅如此,还有那布满地面的毛竹钉、三拐钉,让许多敌人在慌乱中不慎踩中,被刺得鲜血直流,痛苦的哭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下午 6 点钟,歼敌的最佳时机已然成熟,巢大的一、二营奉命自前后垄一带迅猛出击。刹那间,枪声、号声齐齐响起,杀声震天动地。战士们手持锋利的大刀,个个如猛虎下山之势,勇猛地冲向敌人,迫使敌人惊慌失措,纷纷弃枪而逃。
7 点半,全县大获全胜,总计毙、俘敌人 1000 多人,活捉了支队长郑其昌。此次战役还缴获了迫击炮一门,重机枪 4 挺,轻机枪 10 挺,步枪 700 多支,手枪 100 多支,以及数不清的子弹和大量军用物资。顽军司令龙炎武听说郑其昌被活捉,吓得肝胆俱裂,连夜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庐江。
磨盘山大捷宛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打击了顽固派那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斗志。
在此之前,群众们或许还心怀忧虑,但此刻,他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抗日的各项工作中,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这次大捷也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使其成为了坚不可摧的堡垒。原本岌岌可危的防线得到了加强,资源的调配和人员的调配更加顺畅高效。
而且,磨盘山大捷成功打通了新四军与大别山根据地的交通要道。这意味着物资的运输、人员的调配以及情报的传递都变得更加便捷迅速,为后续的战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这场胜利改变了对敌斗争的形势。让敌人从之前的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我方则从战略防御逐渐转向战略进攻,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
为了进一步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即便在战争频繁、局势动荡的艰难情况下,从 1943 年开始,毅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轰轰烈烈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党和政府以及区、乡村各级纷纷行动起来,都积极组织了生产委员会和生产小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生产的重大意义,深入到每一户农家,发动并耐心帮助各户农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订立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
同时,各个地区广泛组织起换工队,有的地方也称之为便工队、短工队,大力实行劳动互助。在这种互助模式下,人们相互协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在大生产的进程中,还不遗余力地推行深耕、施肥等先进的农业技术,积极提倡植树、种植、种柿、养鱼等多种经营方式,精心搞好各种副业生产,努力拓展增收渠道。
此外,还组织领导群众大力兴修水利。行署专门设有水利委员会,秉持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实行以地主出钱,农民出工的方式修筑提闸河坝,使得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