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州府,曲阜。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
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将旧城焚毁,正德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城,因此如今的曲阜是一座旧址旁的新城,
朱钦灵与滕倪母子二人离开苏州后,一路乘舟纵马,经过半个多月的颠簸,终于赶至这处圣人故里——曲阜。
这处曾孕育过华夏始祖轩辕皇帝和至圣先师孔子的小县城,称得上是东方当之无愧的“第一圣城”。
自汉武帝时期的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成为历朝统治者大力推崇的官学,学而优者则可仕,儒学传人获得与皇权共同统治天下的权力。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还是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亦或后世的程颖、朱熹等大儒,都乃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
儒家学派的思想更是成为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朱钦灵本以为曲阜作为孔子故里,又是孔府千年所在之地,应当文庙兴盛,儒教繁昌,但入城后却发现,这座小小的县城三教九流俱全,虽仍以儒教最盛,但佛、道两教在此处亦然及其兴旺。
二人在县城内稍稍熟悉了一下环境便前往孔府,孔府官名为衍生公府,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于此,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孔子去世以后至宋代以前,长子长孙依庙居于阙里故宅,看管孔子遗物,奉祀孔子,称“袭封宅”。历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其子孙一再加官封爵,赐地建府。
宋宝元年间,首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兼曲阜县令,并新建府第,改称衍圣公府。
自此衍圣公和衍圣公府这两个称号将流传下来,为历朝历代所袭封。
看着眼前坐北朝南三启六扇威严的宫殿式府第,朱钦灵心中还是略微有些震惊,“天下第一家”果然底蕴雄厚,只见院落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
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滕倪与朱钦灵让孔府门房通报一声,在门外稍等片刻后,就见一名身穿襦裙,年约三十多岁的俊朗男子匆匆走出孔府大门。
俊朗男子径直来到二人面前,施了一礼道:“二位定是蛊门的滕掌门与名满江湖的灵龙少侠吧?!”
朱钦灵此时却有些莫名其妙,通报时只说蛊门掌门求见,此人是如何得知自己化名?还称自己为“名满江湖”的灵龙少侠,自己何曾在江湖上走动过?
滕倪回礼后淡淡地答道:“正是。”
俊朗男子则露出春风般和曦的微笑说:“吾乃至圣第61世孙,孔闻礼,亦是当今‘衍圣公’孔闻韶的胞弟,家兄听闻二位大驾光临,特意让吾前来接会。”说罢,伸手请二人走入府邸。
滕倪见状,也不在多言,径直随孔闻礼走入府中。
朱钦灵进入孔府后才发现,此间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庞大,犹如一座小型宫殿般复杂,光前厅就分为官衙,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
三人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
门楣高悬本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的“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
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平时众人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但今天正门却特意打开,迎接滕倪与朱钦灵二人,让滕倪心中微微有些惊讶,自己与这个衍圣公并不相识,且一介江湖草莽胸无点墨,又怎能得衍圣公如此重视?
入圣人之门后,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