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城地处湘西,因为背靠着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的。沱江从县城身边流过,蜿蜒而下。它的南岸就是用紫红色沙石砌成的城墙。街上的许多人家为了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就把房子挪到沱江边,用几根木桩伸进江里,把房子支撑起来,后人称之为吊脚楼。这里山秀、水清、林茂,有世外桃源之感。——因为欧阳梓来过此地,这才有此感叹。
在凤凰县城南侧,有座南华山。这里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天坑、溶洞众多。相传,南极仙翁在此滴洒神水,从此这里草木繁茂,景色旖旎,人杰地灵,当地百姓感念上苍天恩而称誉之为南华山。
在南华山的山麓地带,有个小村子,叫陈家庄。这里距离县城虽只有十里,可这条小路蜿蜒崎岖,不仅要翻过几个山岗,还要跨过三条小溪。但一年到头辛苦劳作的农村人能把这当回事?陈家庄的人总是庆幸自己住在县城的附近,到县城买卖东西比较方便,在县城找个事做,傍晚还能及时赶回家。
此时,正有一个人往陈家庄匆匆赶路,天就要黑了。此人有四十多岁,中等身材,一张白净长圆脸,健挺的眉毛,二目炯炯有神,鼻直口方。这时他头戴幞头,身穿盘领窄袖缺胯袍,腰束蹀躞带,这样的穿着与当时读书人并无二样。不认识他的人,从这身衣服中,也能估摸着他的身份;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此人姓桓名鸿,字天翔,在县城的田财主家当教书先生,同时兼账房先生。
田财主家业不算大,在凤凰县城也就属于中游。桓天翔这人一向沉默寡言,不善应酬,很少出头露面,只是埋头做事,人很勤快,田财主很是赏识:这样的人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所以他对待桓天翔很客气,没有什么大户财主的架子。桓天翔很珍惜这份工作,对主人也很尊敬。他们主仆相处得比较融洽。
桓天翔的妻子陈氏的家住在陈家庄,她和桓天翔是在田财主家认识的,原先陈氏也在那里做活。两人结婚以后,陈氏便和母亲在家务农。他们有三个孩子,老大叫陈山,这是陈氏与先夫的孩子。老二出世后,桓天翔起名叫桓实,打算二十岁加冠后取字叫若虚。陈氏总觉得“虚”不好,可丈夫自有一番解释,自己又不会识文断字,也就随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村里人都叫这孩子“若虚”,“桓实”几乎被人忘记了。
老三是个女孩,取名若花。陈氏还是摇摇头,但这次她没说什么。在读书识字方面,陈氏坚持,大儿子陈山只要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就让老二去做。这自然与她狭隘的小农思想有关,但也充分考虑到家里的收入:哪有许多钱供俩孩子读书啊!
老大这孩子不是自己的,桓天翔也就不再坚持。他就把希望寄托在老二的身上。由于他白天不在家,所以,桓天翔就在晚上教授若虚功课,甚至到深夜。
桓若虚虽不算聪明,但是很踏实、勤奋。母亲也不指望他做什么农活。白天,若虚就和一群年龄相仿佛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在被别人欺负时,桓天翔并不出面,也不让陈氏干涉,而让他自己解决,若虚往往感到很委屈。他小小的年纪哪里知道,父亲这是在培养他单独处事的能力!
后来,若虚和几个孩子在一起练武,陈氏就不乐意了:孩子们在一起打打闹闹,一旦失手,闹出什么乱子,那可不得了。桓天翔也不赞成儿子学武,但他们在一起比划比划,强身健体总是不坏,也就没有过多的干涉。这倒启发了桓天翔,既然孩子想学武,为什么不教他学习兵法呢?虽然自己不想他带兵打仗,可学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终究没错。
于是他便找来兵书,并讲了一些古代的经典战例来验证兵书上的理论知识,若虚很感兴趣。这一年,若虚年方十二,小小年纪,懂得的知识已然不少,桓天翔喜在心中。
桓天翔回到家中之时,暝色已经完全遮盖了青山和树木。他几乎每天都在这个时候到家,夏天他走得晚些,冬季田财主让他走得早些。十岁的女儿若花已在门口等他很长时间了。桓天翔一把抱起若花,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下,来到房里,把从县城买来的糖果拿了出来。
看到父亲回来了,若虚也从里屋走了出来。这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身材瘦削,枣子形的脸,眉清目秀,略厚的嘴唇,皮肤微黑。他怯生生地望了父亲一眼,伸手来接妹妹递来的糖果。桓天翔阻止了他:“若虚,昨天的《离骚》背熟了吗?”见父亲发问,若虚把手缩了回去,小声说道:“会背前面的。”桓天翔严厉地问道:“这一整天你都干什么去了?”若虚说:“爹,我,我今天有点事。我明天一定背出来!”
桓天翔不耐烦地问道:“有事?你能有什么事?”陈氏从厨房出来,解开身上的围裙,接过话:“孩子他爹,你有完没完?我让孩子到山上砍些柴。什么书非得今天背完?”她麻利地抓了几块糖果塞到若虚手中。桓天翔责备地看了妻子一下,坐在堂屋的一把椅子上。
很快,陈氏和大儿子陈山把饭菜端上桌子,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陈氏边吃边说:“孩子他爹,陈大妈昨天去了郭家墩子。”桓天翔停了筷子,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她不是有个亲戚在郭家墩子吗?”陈氏咽下嘴里的饭菜,说道:“可是她看到几个人在追杀一个黑衣人。”
桓天翔一惊,忙问道:“有这事?这些都是什么人?”陈氏道:“陈大妈吓得躲到草丛里,哪敢多看!谁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她低头扒着饭,并不很在意这件事,可是若虚却竖起耳朵听着,似乎有些紧张。
陈氏的母亲眯着眼睛,说道:“我们这地方一直太太平平的,没发生过什么事!”陈氏道:“谁说不是!”桓天翔又问道:“官府知道吗?”陈氏咽下一口饭,说:“那些人都是外地人,谁会没事找事,报告官府?”
桓天翔点点头:是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太太说道:“翔子,你一个读书人,一向对这些打打杀杀的事不感兴趣,今天是怎么了?”桓天翔放下筷子,说道:“妈,郭家墩子离我们这儿很近,我怕——”陈氏摆摆手说道:“没事!咱们又不招谁惹谁。”
桓天翔说道:“是啊!少管闲事就好。”他想了想,又接着说:“哦,明天田员外让我去收租。”陈氏问道:“几天啊?”桓天翔答道:“跟以前一样,大概三四天吧!”
陈氏收拾着碗筷,说道:“今年好像提前了。待会儿我来收拾几件衣服,你带着。这天,北风一吹,就凉了。”桓天翔点点头,说道:“也好!”他看看若虚,“吃好了吗?”若虚知道,父亲就要给自己上课了,以前都是这样。
父亲上完课,已经很晚了,可是若虚躺在床上,还是久久不能入睡。父母讲的事,让他不能平静。怎么办?是告诉爹,还是不说?刚才他几次想说,但又没有启口。如果告诉爹,爹会不会骂我?爹似乎对这样的事很关心。那就不说吧,反正这件事也与我家没什么联系。如果说了,还会引起父母的担忧,何必戴着斗笠撑伞——多此一举呢?
那么,若虚到底想说什么事呢?
下午,陈氏见家里的木柴不多了,就让若虚砍一捆柴。若虚一听,高兴极了,马上拿着砍刀和绳索,喊上几个小伙伴,一溜烟地跑进山里。玩了一会,几个人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野鸡。其实,他们对野鸡并不太感兴趣,感兴趣的是捉野鸡的过程。
在若虚的指挥下,几个人迅速散开,朝野山鸡的方向包围过去。若虚独自一人从一棵树上溜下,踏荆棘,钻草丛,蹑手蹑脚地朝野鸡的地方摸去。走着走着,忽然,他发现草丛中有动静,就觉得好奇,犹豫了一下,还是朝有动静的地方走去。他握着柴刀,凝神静气,估计这里应该藏有个小动物。
拨开厚厚的草丛,若虚看到一个黑衣人,一个浑身是血的黑衣人。黑衣人伏在草丛中,手握钢刀,见是一个小孩,这才松了一口气。若虚露出不解的神色,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黑衣人露出慈祥的微笑,气息微弱地说:“好孩子,我受伤了,有几个坏人要杀我。”
若虚见黑衣人肩上的伤口正在流血,对弱者的同情占据了上风。他问道:“那你还不赶快逃走?”黑衣人说道:“我走不动了,他们很快就会找来,你走吧!”若虚正要转身,可还是问道:“我能帮什么忙吗?”
黑衣人眼睛一亮,问道:“孩子,你能帮我藏起来吗?”若虚迟疑了一下,还是说:“你跟我来。”黑衣人似乎还有些犹豫,可是那张纯真的脸告诉他:这孩子不会骗自己的。他艰难地爬起来,拄着棍子跟了上来。可是,他踉踉跄跄,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
若虚只得回身搀着他,可是只走了几步,这人就把身体几乎都压在了若虚的身上。若虚在山村长大,还是有把力气的。可就这样,也把他累得汗流浃背,毕竟他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
若虚的这个藏身之处在一个悬崖的下面,离这儿并不太远。但他们走了很长时间,期间隐隐地听到小伙伴在叫自己的名字,若虚不应。来到悬崖上,若虚从旁边树上扯过来一根野藤,然后灵巧地抓住野藤溜了下去,接着从洞口向上探出头,用手摇摇野藤,又招招手示意他下来。
黑衣人环顾一下四周,觉得这是个藏身的好地方,就抓住野藤下行。这对他来讲,十分困难。但他知道这个环节,外人是帮不了自己的,更别说一个小孩了,求生的念头使他能克服一切困难。当他下到洞口时,若虚一把抓住了他,让他躺在洞口,要不然这黑衣人可能就会跌入悬崖的。
黑衣人忍住伤疼,查看了一下,这个洞口藏在悬崖的下面,从上面是看不到的,而对面也是悬崖,荆棘杂树杂草丛生,真不知道这个小孩是怎么发现这个山洞的。休息了一会儿,若虚扶着黑衣人进到洞里。这个洞不大,洞口小,不易被外面察觉,黑衣人靠在洞壁上,满意地点点头。
这么一折腾,黑衣人的伤口裂开,不禁疼痛得哼了几声,脸上的表情很痛苦。若虚估计他的伤势不轻,便主动上前为他包扎伤口。黑衣人的腿上有伤,胸口有两处伤,腹部还有一处伤。